云书
yún shū
  • 拼 音:yún shū
  • 注 音:ㄧㄨㄣˊ ㄕㄨ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称佛道的典籍。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琅笈云书,金绳玉检。”《云笈七籤》卷七:“云书谓之云篆。”
    (2).篆字。篆字笔画如云,故称。 唐 皎然 《同颜使君真卿岘山送李法曹阳冰西上献书时会有诏征赴京》诗:“云书捧日去,鹤版下天来。” 唐 王炎 《葬西施挽歌》:“西望 吴王 国,云书凤字牌。”

  • 基本含义
    云书是指虚构的书籍,形容内容丰富、广博的知识。
  • 详细解释
    云书是由“云”和“书”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云”表示广泛、丰富,“书”表示知识、文化。云书的基本含义是指虚构的书籍,意味着所包含的知识非常丰富、广博。
  • 使用场景
    云书常用于形容某个人的知识渊博、学识广博。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书籍或文献的内容丰富、深入。
  • 故事起源
    云书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篇·德充符》一文中。故事讲述了庄子和他的学生往城市外出行的途中,遇到了一个农夫。农夫问庄子:“你们往哪里去?”庄子回答说:“我们要去城市,寻找云书。”农夫不解,问云书是什么。庄子解释说:“云书是虚构的书籍,里面记载了世间所有的知识和智慧。”农夫听后感到惊讶,表示自己从未听说过这样的书籍。庄子则告诉他,云书并不存在于世间,而是存在于人们的心灵中。
  • 成语结构
    云书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知识真是云书般的丰富。2. 这本百科全书是一部真正的云书。3. 他的头脑中装满了云书,无论什么问题都能回答。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一片云海中,每片云都是一本书,而这些云书中包含着无尽的知识。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云书相关的成语,如“云烟四起”、“云泥之别”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读过很多书,他的知识就像云书一样丰富。2. 初中生:这本百科全书就是一本真正的云书,里面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知识。3. 高中生:他的学识广博,头脑中装满了云书,无论什么问题都能轻松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