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病
yìng bìng
  • 拼 音:yìng bìng
  • 注 音:ㄧㄥˋ ㄅㄧㄥ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唐 时传说中的一种怪病,患者说话,体内即有应声。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 洛州 有士人患应病,语即喉中应之。”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有患应病者,问医官 苏澄 ,云:‘自古无此方。今吾所撰《本草》,网罗天下药物,亦谓尽矣。试将读之,应有所觉。’其人每发一声,此中輒应,唯至一药,再三无声。过至他药,復应如初。 澄 因为处方,以此药为主,其病自除。”参见“ 应声虫 ”。

  • 基本含义
    指对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 详细解释
    应病是一个医学术语,也是一个成语。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对疾病的症状和病情进行正确的判断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这个成语强调了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进行科学的诊断和治疗。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医生对病情的准确判断和治疗。也可用于比喻其他领域中,对问题的正确判断和解决。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医学经典之一,其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医疗和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在这本书中,有一篇叫做《应病》的章节,讲述了医生应该如何对待疾病和患者的问题。后来,人们将其中的“应病”一词引申为成语,用来形容医生对病情的正确判断和治疗。
  • 成语结构
    成语“应病”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应”是动词,表示对待、处理;“病”是名词,表示疾病。两个字结合在一起,表示医生对疾病的正确判断和治疗。
  • 例句
    1. 医生经过仔细的检查和观察,成功地应病,让患者很快康复。2. 在医疗队的帮助下,这个偏远地区的居民们的疾病得到了及时的应病。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将“应”字和“病”字分别与医生对待疾病的行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图像。例如,可以想象一个医生仔细观察病人的症状和病情,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医学和健康方面的知识,可以深入学习《黄帝内经》等经典医学著作,以及现代医学书籍。同时,也可以关注医疗领域的新闻和研究,了解最新的医学进展和科学研究。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是个医生,他每天都要应病,帮助病人恢复健康。2. 初中生:医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他们需要应病,对病人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3. 高中生:学医不仅需要扎实的医学知识,还需要学会如何应病,对病人进行科学的治疗。4. 大学生: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能够应病,帮助更多的人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