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
zhòng liáng
  • 拼 音:zhòng liáng
  • 注 音:ㄓㄨㄙˋ ㄌㄧㄤ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谷类的种子。《后汉书·顺帝纪》:“二年春二月甲申,詔以 吴郡 、 会稽 飢荒,贷人种粮。” 唐 刘禹锡 《代论废楚州营田表》:“刈穫所收,无裨於国用;种粮每闕,常假於供司。” 钱钧 《“无人区”升起了炊烟》:“最后,连拌在粪里准备播种的种粮,也被‘随洗随征’了。”

  • 基本含义
    种植粮食作物。
  • 详细解释
    种粮是指农民种植粮食作物,以供养家糊口和满足社会需求。这个成语强调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农民对于国家经济的贡献。
  •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
  • 故事起源
    种粮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在古代,种植粮食是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种粮成为了一个象征农民劳动和国家繁荣的成语。
  •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由动词“种”和宾语“粮”组成。
  • 例句
    1. 农民们辛勤劳动,为国家种粮。2. 种粮不易,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和努力。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种粮”和农田的图像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或者将其与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联系起来。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关于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相关知识,以及中国农耕文化的历史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爸爸每年春天都会带我去田地里种粮,我觉得很有趣。2. 初中生:农民种粮的辛苦劳动对于社会很重要,我们应该珍惜粮食。3. 高中生:粮食安全是国家的重要任务,农民的种粮工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