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榜
huà bǎng
  • 拼 音:huà bǎng
  • 注 音:ㄏㄨㄚˋ ㄅㄤ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有画饰的匾额。 元 余阙 《送普原理之南台御史兼简察士安》诗:“霜署起南天,云霄画榜悬。”
    划桨。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江上风清,门前遇故人。屋里云生,湖中膾玉鳞。初试 越 罗新,还妆画榜行。”

  • 基本含义
    指用画像的方式来表彰和纪念人物的功绩或成就。
  • 详细解释
    画榜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表彰方式。在古代,为了表彰和纪念有功之人,常常会在公共场所悬挂一块榜文,上面绘有被表彰者的画像和相关文字,以示荣耀。因此,“画榜”成语就形象地表示了用画像的方式来表彰和纪念人物的功绩或成就。
  • 使用场景
    常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赞扬和纪念,特别是在公共场合或纪念活动中。
  • 故事起源
    相传,宋代文学家苏轼曾经在一个赏月的夜晚,看到一位老人在山上挂起了一块画榜,上面绘有一位名将的画像。苏轼好奇地问老人为何要挂画榜,老人回答说:“这是为了纪念这位将军的功绩,让后人铭记。”苏轼深受启发,写下了《画榜颂》一文,将这种表彰方式融入到了文学之中,使得“画榜”成语得以流传下来。
  • 成语结构
    成语“画榜”的结构为动宾短语,其中“画”为动词,表示绘制;“榜”为名词,表示表彰。
  • 例句
    1. 为了纪念他的贡献,学校在图书馆里画了一块画榜。2. 这个奖项是为了画榜那些在科学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画榜”成语与画像和表彰联系起来,想象在一个公共场所悬挂着一块画榜,上面绘有被表彰者的画像,以此来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表彰方式的文化和历史,以及其他与表彰和纪念相关的成语,如“立传”、“流芳百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教室里画了一块画榜,上面有我们班最优秀的同学的画像。2. 初中生:学校为了纪念校友的成就,在校门口挂起了一块画榜。3. 高中生:这个奖项是为了画榜那些在艺术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学生。4. 大学生:学校举办了一场画榜仪式,表彰了校内各个领域的优秀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