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拼音:
拼音:
注 音:
繁体字:
禁飞区 -简介
禁飞区(No-fly zone)又称禁航区,指的是某一地的上空,禁止任何未经特别申请许可的航空器(包括飞机、直升机、热气球等)飞入或飞越的空域。划定禁航区,大部份是基于国防的理由,例如重要军事基地、重要政府机构、重要建筑(如核电厂、水坝)上空等。另外也有基于飞行安全的理由,例如摩天大楼、火山活动区上空等。
对于船只而言,也有类似的禁止航行水域,也称禁航区。
主要形式
禁飞区有多种形式:一种是主权国家在特殊情况下、在特殊时段对其领空范围内的特定空域采取的限制飞行的管制措施,这种禁飞区的建立是国家主权所赋予的权力;另一种是在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某个或某些国家或组织在冲突地域划定的特殊限制空域,限制冲突相关方的飞行器在管制空域内的飞行活动,只有在国际组织授权的前提下建立这种禁飞区才具有合法性。
设置目的
设置”禁飞区”,作为空中攻势作战的一种新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绝对优势的空中进攻力量为基础。二是集空中战略战役威慑和空中战术打击于一身。不但能随时向对方传递威慑信息,而且能根据情况对敏感目标进行打击。三是规模可大可小,进程可快可缓,程度可紧可松,部署、展开、空中巡逻和截击、对敏感目标进行打击、回撤等,均可快速有效地进行。因此,设置“禁飞区”已成为强权国家实施军事干预的一种新手段。伊拉克和波黑两个“禁飞区”的建立和运转,初步反映了现代战争空中斗争形式的新特点。
主要实例
1、伊拉克禁飞区
1991年4月5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88号决议,谴责伊拉克当局3月下旬对库尔德人的镇压行动。西方大国也对库尔德难民问题作出强烈反应。英国提议在伊北纬36度以北建立一个保护库尔德人的“安全区” (security zone) ,得到美、法等国的响应。4月17日,美国地面部队进入伊北部地区后,英、法军队也相继到达,建立了库尔德人“安全区”。5月3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将“安全区”正式移交给联合国有关机构。7月15日多国部队撤出伊北部地区而驻扎在土耳其南部,作为快速反应部队,继续对库尔德人进行保护。自此,形成了在伊拉克北纬36度线以北的库尔德人“安全区”。
1992年8月,美国等以保护伊拉克南部穆斯林什叶派免遭伊空军轰炸为由,在伊拉克南部北纬32度以南地区建立了“禁飞区” (no-fly zone) ,同时规定从当年8月27日起,无论是伊拉克的军用飞机还是民用飞机,都不准飞入这一地区,否则,飞机将被击落,机场及地面雷达将遭到空袭。南部“禁飞区”约占伊拉克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几乎包括了所有穆斯林聚居区,伊主要空军基地和部分大油田都集中在该地区。1996年9月4日12时(伊拉克当地时间),美国又将“禁飞区”扩大到北纬33度以南地区。这意味着美国进一步限制了伊拉克空军的飞行范围,西方盟国在伊拉克领空飞行的范围扩大了120公里。扩大后的“禁飞区”已逼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将伊拉克的两个空军基地包括在内。
2、波黑禁飞区
除在伊拉克建立“禁飞区”以外,美、英、法等国于1992年10月,还在前南斯拉夫波黑共和国地区建立了“禁飞区”,1993年4月12日,北约组织发起了“禁飞”行动,开始使用空中力量对波黑上空进行监控。
3、利比亚禁飞区
2011年3月17日,美国东部时间18时30分,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决议说为了保护利比亚平民安全,除以人道主义救援为目的和负责撤离外国侨民的飞机外禁止所有飞机在利比亚领空飞行。决议指出,为保护利比亚平民所采取的一切必要措施中不包括派遣地面部队占领利比亚。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有10个国家投赞成票,中国、俄罗斯、印度、德国和巴西投了弃权票。
3月18日凌晨,利比亚副外长卡伊姆在的黎波里发表声明说,利方将积极对待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有关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将积极关心利比亚所有地方的平民,保证食品、药品的供应。卡伊姆说,目前利方尚未拿到决议全文,等看到决议全文后再作全面的评价。
卡伊姆还说,利比亚当局已经准备好立即(同反政府武装)停火,但要就停火协议细节达成一致并非易事,同时所有各方都要遵守协议。他说,利比亚武装部队决定将不再向反政府武装发起进攻,政府军没有任何意愿要向平民发动攻击。
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一个决议案在获得9票赞成,且没有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的情况下即可获得通过。
争议
通观历史禁飞区的设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被制裁一方的军事实力处于绝对的劣势,尤其是在空军方面——原因很简单,禁飞区其实是一种游走于战争边缘的封锁手段,本质上属于攻势战略,必须留有很大操作空间,这样优势一方才可以控制行动的节奏和规模,并不时将自己的政治姿态传达给对方。
在利比亚禁飞区问题上,存在很大争议。西方国家无疑具备干涉利比亚的军事实力,但是在设立“禁飞区”乃至实施后续干预行动时,面临的实际障碍仍然不少。首先是授权(或者说合法性)从何而来。在这方面,获得联合国的首肯无疑是最关键的,但就目前的局势来看,由于一些大国仍处于观望态势,西方部分国家能否获得联合国的支持,还很难说。
如果说海湾战争乃至伊拉克战争之所以能顺利展开,是因为德国、日本等帮助美国分摊军费,那么这次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潜在的“金主”则是阿盟。目前,海湾阿拉伯国家已不再承认卡扎菲的政权,还声称要与反对派的“国家过渡委员会”建立正式关系。如此一来,较为可能的行动方案就是:一旦条件成熟,在阿盟的资金支持下,美、英、法等派兵采取行动。
当然,即使国际社会就授权和资金问题达成了一致,有关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各种战术细节仍需各方进一步讨论,特别是动用兵力的具体方案。这方面,西方主要智囊机构不乏颇具创意的构想,譬如,美国列克星敦研究所就公开建议美军派出最先进的F-22隐形战机,理由是该机可以最有效地对付利比亚政府军的苏制防空系统。
这类观点虽然有“牛刀杀鸡”之嫌,但也透露出西方实施干涉行动的思路——在资金充裕的前提下,通过设立禁飞区等间接方式,发挥装备优势在最短时间内帮助利比亚反对派稳住阵脚。同时,依靠空中封锁逐步削弱卡扎菲的势力而非直接将其推翻的做法,在某种意义上也有助于避免利比亚国内突然出现“权力真空”,防止该国像当初的伊拉克一样沦为“恐怖主义天堂”。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卢卡舍维奇2011年3月20日说,俄强烈呼吁参与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的有关国家停止滥用武力。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卢卡舍维奇表示,俄罗斯强烈呼吁参与军事行动的有关国家停止滥用武力。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决议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当地平民,有关国家不应该采取决议授权范围之外的行动。他同时强调,设立禁飞区决议的通过本身就是“颇具争议的一步”。
影响
联合国安理会2011年3月17日通过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后,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国的战机、舰艇19日向利比亚有关目标实施空中打击。利比亚官方宣布,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发动的军事行动已造成64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