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志
shǒu zhì
  • 拼 音:shǒu zhì
  • 注 音:ㄕㄡˇ ㄓ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坚守自己的志向。《左传·昭公十三年》:“我先君 文公 , 孤季姬 之子也,有宠於 献 。好学而不贰……亡十九年,守志弥篤。”《后汉书·逸民传·王霸》:“ 王霸 字 儒仲 , 太原 广武 人也,少有清节。及 王莽 篡位,弃冠带,絶交宦……隐居守志,茅屋蓬户。” 唐 张九龄 《上封事书》:“上善则守志而后时,中人则躁求而易操。” 明 高启 《咏隐逸·梁鸿》:“ 伯鸞 古贤人,乃在杵臼间,夫妇共守志,逃名入深山。”
    (2).谓女子不改嫁。《敦煌曲子词·凤归云遍》:“徒劳公子肝肠断,谩生心,妾身如松柏。守志强过 曾 女坚贞。”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二折:“小姐,你守志者。我得了官时,便回来也。”《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若 鲁 家贫不能聘,孩儿情愿守志终身,决不改适。” 清 恽敬 《姜太孺人墓志铭》:“二十九而寡,贫甚,日不得一食,卒守志不易,抚孤以讫於成人。”

  • 近义词

    持志、守节

  • 基本含义
    坚守志向,保持初心,不忘初衷。
  • 详细解释
    守志是指坚定地保持自己的志向和目标,不受外界诱惑或干扰而改变主意。守志强调的是对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和信念的坚守,不轻易改变或迷失方向。
  • 使用场景
    守志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自己的目标、理想或信念始终如一,不被外界干扰所动摇。可以用于表达对坚定意志的赞赏或鼓励。
  • 故事起源
    守志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车攻》:“守尔守尔,亦孔之厎。”意思是说要坚守自己的志向,就像孔子那样。这里的孔子指的是孔子的学生子思,他在为孔子的学说宣传时,遭到了很多困难和阻挠,但他坚持不懈地守住了自己的志向,最终取得了成功。
  • 成语结构
    守志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守表示坚守、保持,志表示志向、目标。
  • 例句
    1. 他一直守志,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2. 面对困难,我们要守志不移,勇往直前。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坚守”、“目标”等相关的词语联想来记忆守志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山上,坚守自己的目标,不被周围的风景所动摇。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坚守、目标相关的成语,如“志同道合”、“志在千里”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守志学好知识,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2. 初中生:在面对挫折时,我们要守志不移,坚持努力。3. 高中生:我立志要守志考上一所名牌大学。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我们要守志学习,不被各种诱惑所迷惑。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守志坚持,不忘初心,不断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