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拒付欧盟碳税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中国航空公司拒付欧盟碳税--中航协

    欧盟航空碳税政策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目前欧盟已经开始对飞临欧洲的各国航班计算碳排放费。多家国际航企拟提价转嫁碳税,但中国内地航空公司表示,将拒绝向欧盟支付航空碳税,中国赴欧机票不会因“碳税”而涨价。

    欧盟征收航空碳税究竟是推行节能减排,还是另有所图?在多个国家表示反对并“联合抵制”的情况下,欧盟航空碳税将走向何方?

    部分国际航企拟提价转嫁碳税成本

    欧盟正式开始征收国际航空碳排放费,迫使部分航空公司考虑采取向乘客转嫁成本的对策。

    德国汉莎航空2日率先表态,虽然不会马上涨价,但机票价格可能上涨。美国第二大航空公司达美航空则已经对飞行于美国和欧洲之间的航班加收单程3美元的附加费。

    而中国航企目前暂时还没有涨价的打算,相反,虽然暂时放弃了对欧盟的起诉,却在不断加快制定反制措施,简单地说就是采取“三不”策略,直接拒绝了欧盟碳税程序的启动。所谓的“三不”,就是“不参加欧盟碳市场交易、不向欧盟管理成员国提交监测计划、不与欧盟谈判优惠条件”,以求在最终谈判时形成合力。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副秘书长柴海波表示:“中国将不会在碳排放交易体系方面与欧盟合作。因此中国内地航空公司将不会对乘客征收与排放税相关的附加收费。”中国内地航空公司将拒绝支付欧盟相关费用。

    根据中航协此前的测算,如果向欧盟支付航空碳税,仅2012年中国各大航空公司将增加约8亿元人民币的成本,2020年这个数目将超过30亿元人民币。

    欧盟有可能招来国际联合抵制

    欧盟征收国际航空碳排放费的举动,引发了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强烈抗议,专家认为存在爆发贸易战的风险。

    柴海波表示,欧盟碳税引发的争议是国际性的,中国航空公司一方面将继续保持和国际上各个航空协会及航空公司的接触,对欧盟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将向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反映航企的利益诉求,请求出台相应的反制措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昨日表示:“我们反对欧方强行实施单方面立法的这个举动,也通过双边的渠道,向欧方表达了中方的立场和关切。事实上,很多国家也对欧盟的这种做法表示反对,我们希望欧方慎重行事,以积极务实的态度与包括中方在内的有关各方妥善协商处理这个事情。”

    专家表示,欧盟此举已把自己放在了欧洲之外所有国家的对立面上,极有可能招来国际联合抵制。美国可能会反过来向欧盟赴美航班征收“碳税”,还有报道称,美国正在考虑出台法律,禁止美国的航空公司遵守欧盟的该项税收规定;俄罗斯则表示,可能对欧盟所有飞越俄罗斯的航班收取10倍于“碳税”的“飞越权费用”。此外,不排除各国可能通过取消购买空中客车飞机订单来报复欧盟。

    表面是为节能环保,其实另有所图

    专家分析,欧盟征收航空碳税表面上看是推行低碳减排,其实另有所图。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表示,欧盟此举并非真是出于环保目的的。

    韩晓平解释,碳税和碳交易有本质不同,碳交易基本原理是,一方通过支付费用给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那些投入先进技术的公司可以得到一种补偿;而碳税则不分青红皂白,都必须交税,这个税款有可能并没有真正被用到节能减排上,而是用于堵别的窟窿。欧洲现在经济不好,因此希望收更多的税来维持。大家反对欧盟征收航空碳税的一个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它并非出于环保,而是出于自身的利益。

    此外,欧盟此举还有假借“低碳减排”的概念来实施贸易保护和贸易壁垒的嫌疑。韩晓平分析,中国进入到欧洲市场的产品越来越多,在价格上很有竞争力。由于WTO,欧盟不能够额外收取关税。如果一旦收了碳税,中国商品的成本就会大幅度增加,竞争力将被削弱。欧盟用这样的办法来卡住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入其市场,所以又被称为“碳壁垒”。欧盟以“减排”为名来阻止其他国家进入其市场,来保护他的企业,实际上也不符合WTO的原则。

    航空碳税最终能否执行还很难说

    面对多方抵制,欧盟航空碳税政策将走向何方?

    韩晓平认为事情还有转机。他表示:“这样一个政策很难持续,而且大家都同仇敌忾反对的话,最终欧盟是要被迫放弃的。”如果他不放弃,来自多方面的惩罚将会让欧洲的经济雪上加霜。

    不过,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问题专家刘明礼的看法却不乐观,他认为,根据欧洲人做事的习惯,既然已经有制度了,就一定要按照这个制度来办事。要改变的话,也是先改变规则,然后才能改变行为。他说,在欧洲改变规则是非常慢的一个过程。在短时间内,欧盟的立场不会有大的动摇。

  • 基本含义
    指中国坚决不支付欧盟征收的碳税,表达中国对于外国的强制性要求或不公平待遇的坚决反对。
  • 详细解释
    这个成语源自中国与欧盟之间关于碳税问题的争议。中国拒付欧盟碳税意味着中国坚决不接受欧盟对其征收碳税的要求,并表达了中国对于外国的强制性要求或不公平待遇的坚决反对态度。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的讨论中,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组织坚决拒绝接受外国的不公平要求或待遇。也可以用于一些个人行为中,表示坚决反对不公平对待。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与欧盟之间关于碳税的争议。欧盟曾计划对进口自中国的产品征收碳税,以促使中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然而,中国坚决反对这一要求,并表示拒绝支付碳税。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最终形成了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中国+ 拒付+ 欧盟+ 碳税
  • 例句
    1. 中国拒付欧盟碳税,展示了中国对于不公平待遇的坚决反对态度。2. 这个国家坚决拒付欧盟碳税,维护了自身的权益和尊严。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中国坚决拒绝支付欧盟征收的碳税,形象地表达了中国对于不公平对待的坚决反对态度。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碳税争议,以及中国在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政策和立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中国不应该拒付欧盟碳税,因为我们应该为环境保护做出努力。2. 初中生:中国拒付欧盟碳税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能被外国欺负。3. 高中生:中国拒付欧盟碳税,表明我们坚决反对外国的不公平待遇,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4. 大学生及以上:中国拒付欧盟碳税,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权意识和坚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