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推荐词语
• 银印青绶
• 银印
• 银银
• 银液
• 银夜
• 银叶
• 银冶
• 银样鑞枪头
词语造句
•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造句
• 一不做;二不休造句
•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造句
•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造句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造句
•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造句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造句
•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造句
查词语
搜索
热门搜索:
折閲
折辕
折狱
折翼
折意
折易
折椅
折页
折要步
折要
牢鼎
láo dǐng
拼 音:
láo dǐng
注 音:
ㄌㄠˊ ㄉㄧㄥˇ
繁体字:
基本解释
指盛牲肴的食鼎。《周礼·天官·膳夫》“鼎十有二” 汉 郑玄 注:“牢鼎九,陪鼎三。” 贾公彦 疏:“﹝牢鼎九:﹞牛、羊、豕、鱼、腊、肠胃同鼎、肤、鲜鱼、鲜腊。”
基本含义
指固定不变的制度、规章或法律。
详细解释
牢鼎一词由两个字组成,牢指固定、稳定,鼎指大型的炊具。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固定不变的制度、规章或法律。牢鼎通常用来形容某种制度或规定已经确立并且长期稳定,不容易改变。
使用场景
牢鼎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社会、组织或团体中的一些固定的制度或规章,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人长期坚持不变的行为或观点。
故事起源
牢鼎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战国策·齐策一》。相传,战国时期,齐国的君主齐宣王下令建造一个铜鼎,齐宣王要求铜鼎的口径、高度、重量等各种参数都不能有丝毫的改变。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铜鼎终于建成,它的制作过程严格按照齐宣王的要求进行,没有任何变动。这个故事后来就成为了形容制度或规章稳定不变的象征。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
例句
1. 这个公司的管理制度非常牢鼎,每个员工都必须严格遵守。2. 这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了几十年,非常牢鼎。
记忆技巧
可以将“牢鼎”联想成一个坚固的大锅,表示制度或规章稳定不变。可以通过想象一个巨大的铜鼎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制度或规章相关的成语,如“刀锯不辨,强弱不分”、“铁面无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的校规非常牢鼎,每个学生都要遵守。2. 初中生:这个社团的管理制度非常牢鼎,每个成员都要按规定参加活动。3. 高中生:这个国家的法律体系非常牢鼎,保障了公民的权益。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非常牢鼎,每个员工都要符合公司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