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德
shī dé
  • 拼 音:shī dé
  • 注 音:ㄕㄧ ㄉㄜ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过错;罪过;失误。《诗·小雅·伐木》:“民之失德,乾餱以愆。”《宋书·桂阳王休范传》:“先帝寝疾弥年,体疲膳少,虽神照无亏,而虑有失德。”《宣和遗事》前集:“南朝天子失德,我兴兵来此吊伐。” 邹韬奋 《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六:“对于团体的缺点知而不说,或说而不想办法,也是失德。”

  •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的道德败坏,失去了良心和原则。
  • 详细解释
    失德是由“失”和“德”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严重下降,做出了违背道德原则的事情。这个成语强调一个人失去了良心和原则,行为不端,有伤风化。
  • 使用场景
    失德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和指责那些背离道德的人或行为。可以用于谴责贪污腐败、违法犯罪、欺骗欺诈等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
  • 故事起源
    失德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四年》一书中。故事讲述了昭公问晏子:“臣闻失德不死,于人乃死。失德而不死者,何也?”晏子回答:“失德者,天下之大失也。失德而不死者,上天之所以存诸。”此故事强调了一个人失去道德就是最大的损失,失去道德的人不值得活在世上。
  • 成语结构
    动词+名词,表示一个人的道德败坏。
  • 例句
    1. 这个官员贪污受贿,完全失德了。2. 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真是失德至极。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失德”与“失去道德”相联系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将其与一些道德故事或道德准则相联系,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道德相关的成语,如“品行不端”、“道德沦丧”等,以拓展对道德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同学的铅笔盒,真是失德!2. 初中生:那个学生作弊考试,完全失德了。3. 高中生:这个政府官员贪污了大量公款,实在是失德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