竦息
sǒng xī
  • 拼 音:sǒng xī
  • 注 音:ㄙㄨㄙˇ ㄒㄧ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因恐惧而屏息。《汉书·叙传上》:“ 定襄 闻 伯 素贵,年少,自请治剧,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 三国 魏 曹植 《陈审举表》:“臣诚竦息,不遑寧处。”《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 恪 征行之后,曹所奏署令长职司,一更罢选,愈治威严,多所罪责,当进见者无不竦息。” 明 归有光 《怀竹说》:“竦息顾虑,择地而蹈,将不能以一日自安。”

  • 基本含义
    形容心情激动,兴奋或紧张。
  • 详细解释
    竦息是由“竦”和“息”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竦”意为激动,兴奋;“息”意为平息,安定。竦息形容人的心情或情绪非常激动,兴奋或紧张,如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
  • 使用场景
    竦息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紧张或激动的情况下的心情。例如,参加重要考试、面试、比赛或演讲时,人们常常会感到竦息。此外,竦息也可以用来形容对于重要消息、好消息或坏消息的激动和紧张。
  • 故事起源
    竦息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一文中。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昭公即位后的一次会议。昭公提出了一项重大政策,会议的气氛变得紧张而激动。后来,人们用“竦息”来形容这种紧张和激动的心情。
  • 成语结构
    竦息是一个合成词,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面对考试,他的心情竦息不安。2. 他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宣布时,感到一阵竦息。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竦息与激动、紧张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紧张的情况下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样子,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1. 可以学习更多与竦息相关的成语,如“心潮澎湃”、“情绪高涨”等,扩大词汇量。2. 深入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了解《左传》的内容,增加对成语起源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听到放假的消息,我感到非常竦息。2. 初中生:参加运动会的时候,我感到一阵竦息。3. 高中生:面对高考,我心情竦息不安。4. 大学生:听到自己被录取的消息,我感到一阵竦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