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槌
jiān chuí
  • 拼 音:jiān chuí
  • 注 音:ㄐㄧㄢ ㄔㄨㄟ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见“ 犍椎 ”。

  • 基本含义
    指不善于辨别是非、黑白,容易被人欺骗的人。
  • 详细解释
    犍槌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犍和槌分别指两种农具。犍是古代农耕中用来耕田的一种牛,槌是用来捣击、敲打的工具。犍槌在成语中引申为比喻不善于辨别是非、黑白的人,容易被人欺骗。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些人在处理事情时容易被他人欺骗,缺乏辨别能力和判断力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容易上当受骗,不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
  • 故事起源
    犍槌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篇·秋水》中。庄子说,有一次有人在路上捡到了一把犍槌,他带着犍槌去问一个知识渊博的老人,到底这是什么东西。老人回答说:“这是一把犍槌。”但是这个人不满足于这个答案,又问:“这是什么东西?”老人回答说:“这是一把槌。”这个人继续追问:“这是什么东西?”老人回答说:“这是一头犍。”这个人继续追问:“这是什么东西?”老人回答说:“这是一头牛。”这个人再次追问:“这是什么东西?”老人回答说:“这是你自己的愚昧。”
  • 成语结构
    犍槌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由两个名词组成,犍和槌。
  • 例句
    1. 他太犍槌了,被人骗了一大笔钱。2. 这个人经常被人利用,真是个犍槌。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犍槌想象成一个不善于辨别的农民,他手里拿着槌子,不知道自己在捣什么东西,容易被人欺骗。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傻子有傻福”、“目中无人”等,来扩展对不善于辨别、容易被人欺骗的人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真犍槌,老师说了好几遍还是不明白。2. 初中生:他就是个犍槌,被同学骗了一大笔钱。3. 高中生:他太犍槌了,居然相信了那个骗子的谎言。4. 大学生:他这么犍槌,怎么能在商业社会生存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