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井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陶井táo jǐng

    陶井是一节节用泥土烧制的陶圈套叠起来砌成筒状的井。1956年,配合永定河引水工程,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地区陆续发掘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陶井151座,其中属春秋战国时期的36座,西汉时期的115座。陶井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是在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计有130座,最密处6平方米内重叠达四处之多。

  • 详细解释


    时代:东汉尺寸:高22.8厘米,底边长13.4厘米,口边长16.3厘米。重量:2418克特征:紫泥胎,胎质坚硬,呈长方形,折口边沿,平底。为陪葬明器。来源:省博物馆拨交。1965年以来,配合北京市建设工程,考古工作者又先后发掘出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陶井120座。这些陶井分布在宣武区陶然亭、姚家井、北线阁街、琉璃厂等处。较密集的地方仍为宣武门至和平门一线,计发掘陶井55座。1972年,配合人防等工程,又先后在宣武区境内的中国图片社、药材公司、回民学校、印刷一厂、大华陶瓷厂、南椿树馆、汽车三厂、北京京剧院、卫生材料厂和椿树馆、韩家胡同等处,陆续发掘出一批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陶井,其形制与永定河引水工程中发掘的陶井相同。其中,在牛街北口的回民学校发掘陶井中,还出土了五铢钱和王莽时期的大泉五十铜钱。战国时期燕国都邑蓟城的地理位置在历史文献中记载甚少。仅据《战国策·燕策一》所记,推断燕蓟城的位置约在今北京城的西南部。而出土陶井的地区有陶然亭、南线阁街、北线阁街、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表明历史上这个地区的居民比较稠密。在这些地区出土的瓦当、陶井圈等。陶井圈做工精细,战国时的陶井圈节高27厘米—54.5 厘米,直径60.5厘米——63.5厘米。外壁印席纹和绳纹;内壁一般是素面,个别的印有席纹和绳纹。汉代陶井圈每节高20.5厘米—38.5厘米,直径68厘米—91厘米。外壁印粗、细绳纹;内壁印旋涡文、云纹,也有素面的,为研究和确定蓟城即位于今宣武区广安门一带提供了佐证。
  • 基本含义
    指人的才能或品德像陶瓷一样纯洁出色。
  • 详细解释
    成语“陶井”比喻人的品德或才能纯洁出众,如同精美的陶瓷一样。它强调了人的品德和能力应该像陶瓷一样纯洁而出色,不受外界的污染和玷污。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人的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情况。可以用来赞美和称赞他人的优秀品质或才能。
  • 故事起源
    成语“陶井”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陶唐列传》。故事中,陶唐是一个古代陶器制作的大师,他的作品精美绝伦,被誉为陶瓷界的泰斗。因为他的才能和品德出众,人们常常用“陶唐之陶,如井之清”来形容他。
  • 成语结构
    主语为人的品德或才能,谓语为“如井之清”。
  • 例句
    1. 他的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真是一个陶井之人。2. 她的演技纯熟,舞台上的表现堪称陶井之才。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陶井”与“陶瓷”联系起来,想象一个精美的陶瓷井,表示人的品德或才能纯洁出众。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陶瓷相关的成语,如“陶冶”、“陶渊明”等,以加深对陶瓷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画画技术真好,就像是一个陶井一样。2. 初中生:他的乐器演奏水平很高,真是一位陶井之才。3. 高中生:她的品德高尚,才能出众,是我们学校的陶井之人。4. 大学生: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的认可,是一位陶井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