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恤
xián xù
  • 拼 音:xián xù
  • 注 音:ㄒㄧㄢˊ ㄒㄩ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含哀;心怀忧伤。《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郑玄 笺:“恤,忧也。” 汉 张衡 《思玄赋》:“王肆侈於 汉 庭兮,卒衔恤而絶绪。” 唐 张说 《唐赠丹州刺史先府君碑》:“小子衔恤,非曰能文。”
    (2).父母死后守丧。 晋 陆机 《<兄平原赠>诗序》:“余弱年夙孤,与弟 士龙 衔恤丧庭。” 宋 王安石 《将至丹阳寄表艮》诗:“三年衔恤空餘息,一日忘形得旧游。” 清 冯桂芬 《与李方赤太守书》:“丙午夏衔恤归里,见之为之慨然。”
    (3).蒙受冤屈。 清 恽敬 《上陈笠轨按察书》:“其有匹夫匹妇之衔恤者,可诉之县。”
    (4).关怀,顾恤。 清 方苞 《七思·三姊》诗:“嗟余兄弟常危疾,姊在视兮时衔恤。”

  • 基本含义
    指心怀忧虑,为他人的遭遇而感到痛苦。
  • 详细解释
    衔恤原指衔泪而恤怀,形容内心深深地为他人的痛苦而感到痛心。后来,衔恤也用来形容对他人的不幸遭遇感到同情和关切。
  • 使用场景
    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的不幸遭遇感到同情和关切的情感,也可用于形容自己内心深深地为他人的痛苦而感到痛心。
  • 故事起源
    《易·坤卦·九三爻》中有“衔恤之吉,无咎”一句,意思是心怀忧虑,关切他人的遭遇是吉利的,不会有灾祸。后来,这句话被引申为成语“衔恤”。
  • 成语结构
    衔恤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衔”和名词“恤”组成。
  • 例句
    1. 他听到邻居家失火的消息后,心情沉重,衔恤之情溢于言表。2. 在我们困难的时候,他一直衔恤着我们,给予了很多帮助。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该成语。可以想象自己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包袱,心情忧虑地关切他人的遭遇。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情感相关的成语,如“同仇敌忾”、“怀瑾握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听到同学家里出事了,我感到很衔恤,希望他们能尽快恢复正常。2. 初中生:看到新闻报道中的灾民,我深感衔恤之情,希望他们能早日重建家园。3. 高中生:在志愿者活动中,我见到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我衔恤他们的困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