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之社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wáng guó zhī shè ㄨㄤˊ ㄍㄨㄛˊ ㄓㄧ ㄕㄜˋ

    亡国之社(亡國之社) 

    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穀梁传·哀公四年》:“ 亳 社者, 亳 之社也。 亳 ,亡国也;亡国之社,以为庙屏,戒也。其屋,亡国之社,不得达上也。”《吕氏春秋·贵直》:“亡国之社不得见於天……所以为戒。” 汉 蔡邕 《独断》:“亡国之社:古者天子亦取亡国之社以分诸侯,使为社以自儆戒。屋之掩其上,使不通天;柴其下,使不通地,自与天地絶也;面北向阴,示灭亡也。”

  • 基本含义
    指国家即将灭亡的征兆或危险信号。
  • 详细解释
    亡国之社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亡国意思是国家灭亡,社指的是祭祀用的土坛。亡国之社形容国家即将灭亡的迹象或危险信号,预示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动荡。
  • 使用场景
    亡国之社常用于描述国家面临巨大危机或灭亡的前兆。可以用来形容国家经济崩溃、政权动荡、社会动乱等情况。
  • 故事起源
    亡国之社的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据传,楚国国君楚庄王为了防备外敌入侵,修建了一座土坛,用来祭祀神灵保佑国家安宁。然而,当楚庄王的政权衰落,国家陷入内外交困之时,土坛上的火焰熄灭,预示着楚国即将灭亡。这座土坛被称为亡国之社,成为后世形容国家即将灭亡的象征。
  • 成语结构
    亡国之社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形容词“亡国”和名词“之社”组成。
  • 例句
    1. 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如此糟糕,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真是亡国之社啊。2. 当政府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就是国家亡国之社的开始。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亡国之社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土坛上的火焰熄灭,预示着国家的灭亡,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楚国的历史和楚文化。了解楚国的兴衰和亡国之社的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国家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看起来像是亡国之社。2. 初中生:政府的腐败和社会动荡是国家亡国之社的征兆。3. 高中生: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崩溃和政权动荡,就是亡国之社的开始。4. 大学生:历史上有许多国家因为内外交困而亡国,亡国之社成为他们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