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侯
mù hòu
  • 拼 音:mù hòu
  • 注 音:ㄇㄨˋ ㄏㄡ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沐猴。即猕猴。 汉 扬雄 《法言·重黎》:“生( 蔡生 )捨其木侯,而谓人木侯,亨(烹)不亦宜乎!” 宋 王观国 《学林·省文》:“《史记·项羽纪》曰:‘人言 楚 人沐猴而冠。’沐猴者,獼猴也。而 扬子 《法言》曰:‘生捨其木侯,而谓人木侯。’变沐为木,变猴为侯者,皆省文也。”

  • 基本含义
    指人们对于事物的预测或判断不准确,不能看清真相。
  • 详细解释
    木侯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木”和“侯”两个字组成。木指的是树木,侯指的是猴子。成语的意思是指人们对于事物的预测或判断不准确,就像猴子爬树一样,看不清楚真相。
  • 使用场景
    木侯常用于形容人们对事物的判断不准确,或者对未来的预测错误。可以用在各种场合,例如工作、学习、社交等。
  • 故事起源
    木侯的故事起源于中国的传说故事《猴子捞月》。故事讲述了一只猴子看到月亮的倒影在水中,以为是真的月亮,于是伸手去捞。结果猴子只是把水搅浑了,月亮也没捞到。这个故事象征了人们对事物的判断不准确,从而形成了成语木侯。
  • 成语结构
    木侯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对这个项目的前景完全木侯,最后错失了一个好机会。2. 我当初对他的能力评估得太高了,真是木侯啊。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一只猴子爬在树上,但是树叶遮住了它的视线,它看不清楚周围的事物,就像木侯一样。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判断、预测相关的成语,例如“以貌取人”、“断章取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考试的时候不要作弊,但有些同学还是木侯,偷偷抄袭。2. 初中生:我原本以为这个电影会很好看,结果看完之后觉得太烂了,真是木侯啊。3. 高中生:老师讲解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可是最后发现我一直在木侯,答案完全不是我想的那样。4. 大学生:我之前对这个实习机会的前景非常乐观,但是实际上公司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要复杂,我真是木侯了。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