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重阳
liǎng chóng yáng
  • 拼 音:liǎng chóng yáng
  • 注 音:ㄌㄧㄤˇ ㄔㄨㄙˊ ㄧㄤ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与九月初十小重阳。 唐 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诗:“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觴,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王琦 注引《岁时杂记》:“都城重九后一日宴赏,号小重阳。”

  • 基本含义
    两次阳光,指人生中经历两次盛大的喜庆之事。
  • 详细解释
    成语“两重阳”源自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一词,原意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形容人生中重要的喜庆之事不仅仅是一次,而是两次。在现代,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一生中经历了两次盛大的喜庆之事,如结婚、生子等。
  • 使用场景
    常用于祝贺别人结婚、生子等喜庆场合,也可以用来形容自己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喜庆之事。
  • 故事起源
    成语“两重阳”的故事起源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一词。辛弃疾在词中写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里描述了元宵节的喜庆景象。而后,辛弃疾写到:“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里描述了他在今年元宵节没有伴随的感伤。这首词中的“去年元夜时”和“今年元夜时”构成了“两重阳”的意象,成为了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两重阳是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两”表示两次,“重”表示重要,“阳”表示喜庆之事。
  • 例句
    1. 他在一生中经历了两次重阳,先是结婚,然后是迎接第一个孩子的出生。2. 我希望你的人生中也能有两重阳,既有事业的成功,也有家庭的幸福。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阳光”相关联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阳光下经历了两次盛大的喜庆之事,这样的场景会更加生动。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其他与喜庆和庆祝有关的成语,如“喜气洋洋”、“锦上添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今天是我生日,我过了两重阳,早上有蛋糕,晚上还有礼物。2. 小学生:我爸爸和妈妈结婚的时候,我过了一次重阳;等我长大了,我也要过一次重阳。3. 初中生:我的人生目标是在事业和家庭中都能过两重阳,实现全面的成功。4. 高中生:我相信只要努力,我一定能在未来的人生中迎来两重阳,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