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米
shuì mǐ
  • 拼 音:shuì mǐ
  • 注 音:ㄕㄨㄟˋ ㄇ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即租米。《晋书·食货志》:“ 成帝 始度百姓田,取十分之一,率亩税米三升。”

  • 基本含义
    指以米为单位的税收,也指财政收入。
  • 详细解释
    税米是一个汉语成语,由“税”和“米”两个字组成。其中,“税”指的是国家对个人或企业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而“米”则是以米为单位的货币。税米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以米为单位的税收,也可以泛指财政收入。
  • 使用场景
    税米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可以用来形容财政收入的多少、增长或减少的情况。
  • 故事起源
    税米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古代社会的税收主要以农产品为单位,其中以粮食最为重要。当时,人们向国家交纳税收时通常以米为单位,因此形成了“税米”的说法。
  •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政府的税米收入在过去几年有了显著的增长。2. 这个地区的税米收入已经超过了预期。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税米”与财政收入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米袋子上面有一个税收的标志,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税收制度的发展和演变,以及现代税收制度的运作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交税是为了让政府有足够的税米来建设学校。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税米收入很大,可以用来改善学校的设施。3. 高中生:政府通过征收税米来提供公共服务,保障人民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