侔迹
móu jì
  • 拼 音:móu jì
  • 注 音:ㄇㄡˊ ㄐ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与他人的行为、业迹相等。《三国志·蜀志·杨戏传》:“侔迹 韩 耿 ,齐声双德。”

  • 基本含义
    指人才出众、才华横溢,与众不同。
  • 详细解释
    形容某人的才能、品德或成就超越常人,出类拔萃。
  •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或某项事业中具备非凡才能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方面的成就非常突出。
  • 故事起源
    成语“侔迹”源自《史记·李斯列传》中的故事。李斯是秦朝的重要政治家和法家代表,他的才能超群,被誉为“千古第一奇才”。在一次宴会上,李斯与另一位重要政治家范雎一起出席。主人让范雎坐在高位,而将李斯安排在低位。范雎看到后,主动让座给李斯,并说:“此位非李斯侔也。”意思是这个位置不适合李斯这样的人才。后来,人们将范雎的话引申为“侔迹”。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的音乐才华在同龄人中侔迹。2. 这位画家的艺术造诣在当代画坛中侔迹。3. 她的领导能力在公司中侔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侔迹”的发音“lóu jì”联想为“楼基”,楼基高大,代表了才华出众的人物。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更多的成语,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画技术在班级中侔迹,经常获得奖项。2. 初中生:他在数学竞赛中侔迹,多次获得金牌。3. 高中生:她的文学才华在学校中侔迹,是文学社团的骄傲。4. 大学生:他的科研成果在学术界中侔迹,被多家期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