罔渎
wǎng dú
  • 拼 音:wǎng dú
  • 注 音:ㄨㄤˇ ㄉ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欺枉轻慢。《明史·鞑靼传》:“明年夏, 万达 復言:‘敌自冬涉春屡求贡,词恭,似宜许。’不听,责 万达 罔瀆。”

  • 基本含义
    罔渎指对神明或圣贤进行不敬、亵渎的行为。
  • 详细解释
    罔渎是由动词“罔”和动词“渎”组成的成语。动词“罔”表示不敬、亵渎,动词“渎”表示对神明或圣贤进行不敬的行为。因此,罔渎的基本含义是对神明或圣贤进行不敬、亵渎的行为。
  • 使用场景
    罔渎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对宗教信仰或崇拜对象进行不敬的行为。也可以用于形容对尊重、崇敬的人或事物进行不敬的行为。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儒家文化中。在儒家文化中,对神明和圣贤的尊敬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罔渎这个成语的出现,是为了警示人们不要对神明或圣贤进行不敬的行为。
  • 成语结构
    动词+动词
  • 例句
    1. 他罔渎了神明,遭到了神的惩罚。2. 这种亵渎行为是对我们的信仰的一种罔渎。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罔渎”这个成语与对神明或圣贤的尊敬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宗教文化和儒家文化,了解更多关于神明和圣贤的尊敬和崇敬的内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敢罔渎神明,每天都会诚心祷告。2. 初中生:我们应该尊重老师,不要罔渎他们的努力和付出。3. 高中生:我们不能罔渎历史,要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研究和评价。4. 大学生: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尊重各种宗教信仰,不要罔渎别人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