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物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乾文車
  • 基本解释

    1.使物干燥。《书·洪范》“曰雨曰暘” 孔 传:“雨以润物,暘以乾物。”
    2.干制的食物。《仪礼·乡射礼》“荐脯用籩” 汉 郑玄 注:“脯用籩,籩宜乾物也。”

  • 基本含义
    指干燥的物品,也用来形容无生气或没有灵性的事物。
  • 详细解释
    成语“乾物”由“乾”和“物”两个字组成。“乾”意为干燥,无生气的状态;“物”指的是事物。因此,“乾物”用来形容干燥无生气的物品,也可以用来形容没有灵性的事物。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干燥无味的食物、枯燥无聊的事物或没有情感的人。
  • 故事起源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庄子与鲁国的公孙丑的对话。公孙丑问庄子:“子亦有物乎?”庄子回答:“有。”公孙丑又问:“何物?”庄子回答:“乾物。”这个对话中的“乾物”指的是没有生气的东西,后来演变成了成语“乾物”。
  • 成语结构
    主语 + 动词 + 乾物
  • 例句
    1. 这个菜做得太干了,简直就是乾物。2. 这本书内容乏味,完全是乾物一本。3. 这个人没有情感,是个乾物。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乾物”与干燥无生气的事物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干燥的草原上,没有一丝生机,就像乾物一样枯燥无味。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乾物”相关的成语,如“乾坤大挪移”、“乾坤一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这个苹果太干了,像乾物一样。2. 小学生:这个故事太乏味了,简直就是乾物。3. 中学生:这个人没有情感,是个乾物。4. 大学生及以上:这个展览的内容太枯燥了,完全是乾物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