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利
huì lì
  • 拼 音:huì lì
  • 注 音:ㄏㄨㄟˋ ㄌ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谓恩惠及人使之得利。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墨綬长吏,职典理人,皆当以惠利为绩,日月为劳,褒责之科,所宜分明。” 宋 苏轼 《和孔密州五绝·春步西园见寄》:“今年太守尤难继,慈爱聪明惠利人。”
    (2).指恩惠利益。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由拾遗公而使天子不尽得良臣,君子不尽得显位,人庶不尽被惠利,其害不为细,必望审察而远思之。” 李大钊 《社会主义下的经济组织》:“此时科学上有所发明普及的工人,才能得到他的惠利。”
    (3).犹伶俐。 唐 李濬 《松窗杂录》:“﹝ 玄宗 ﹞初以 林邑国 进白鸚鵡,惠利之性特异常者,因暇日以金锦饰之,示於三相。”

  • 基本含义
    惠利意为给予恩惠和利益。表示为他人带来好处,使人受益。
  • 详细解释
    惠利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惠”和“利”两个字组成。惠指的是给予他人恩惠,而利则指的是给予他人利益。这个成语强调了帮助他人、给予他人好处的重要性。
  • 使用场景
    惠利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乐于助人,善待他人,为他人着想。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善良而慷慨的行为。
  • 故事起源
    关于惠利的故事有很多,其中一个著名的故事是关于孟子的。相传,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非常注重为人民服务和帮助他人。在一次旅行中,他经过一个村庄,看到村民们遭受了灾害,于是他决定帮助他们。他用自己的财富和智慧,为村民们提供了帮助和指导,使他们摆脱了困境,获得了利益和好处。从此以后,孟子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榜样,被人们称为“孟子惠利”。
  • 成语结构
    惠利这个成语是一个动宾结构,由动词“惠”和名词“利”组成。其中,“惠”作为动词,表示给予他人恩惠;“利”作为名词,表示给予他人利益。
  • 例句
    1. 他经常帮助别人,真是个惠利的人。2. 这个慈善机构致力于惠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惠利”拆分成两个部分来记忆。惠可以理解为“施恩惠”,利可以理解为“给予利益”。通过将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学习惠利这个成语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了解孟子的故事和他的思想。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善良、乐于助人相关的成语,如“行善积德”、“乐善好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帮助同学们做作业,惠利了他们。2. 初中生:志愿者们每周都会到养老院照顾老人,他们真是惠利社会的表率。3. 高中生:作为班长,我要时刻想着如何惠利班级的发展,为同学们创造更多的机会。4. 大学生:作为社团负责人,我要惠利社团成员,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和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