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惰
tōu duò
  • 拼 音:tōu duò
  • 注 音:ㄊㄡ ㄉㄨㄛ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偷惰 tōuduò
    [loaf on the job;be lazy and lazy] 苟且怠惰

  • 详细解释

    亦作“ 媮堕 ”。亦作“ 媮嫷 ”。偷安怠惰。 宋 苏辙 《新论》中:“天下之吏媮堕苟且,不治其事。” 宋 朱熹 《答魏元履》之一:“切不可以轻易急迫之心求旦暮之功;又不可因循媮惰,虚度光阴也。”《明史·海瑞传》:“诸司素媮惰, 瑞 以身矫之。” 章炳麟 《思乡原》上:“且夫 宋 世朝士,徧为燕乐,文章媮嫷,甚于 四杰 也。”

  • 基本含义
    指懒惰、不勤奋。
  • 详细解释
    偷惰是由“偷”和“惰”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偷指偷懒,不努力工作;惰指懒散、迟钝。偷惰形容人懒惰不努力,不肯下功夫去做事情,缺乏进取心和上进心。
  • 使用场景
    偷惰常用于形容人们不勤奋、不努力的状态。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肯努力学习的学生,也可以用来形容工作不积极、懒散的人。
  • 故事起源
    偷惰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篇·养生主》一章中,其中写到:“故有偷惰者,以为其身有不足,而不知其心有余。”意思是有些人偷懒,以为自己身体有缺陷,实际上是因为他们的心态有问题。
  • 成语结构
    偷惰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偷”和形容词“惰”组成。
  • 例句
    1. 他整天偷惰,从来不肯下功夫学习。2. 这个员工工作态度很差,总是偷惰,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偷惰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偷懒的时候,懒散地躺在床上,不肯起来做事情。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词语和成语来进一步学习。例如,勤奋、努力、懒惰等词语。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加深对偷惰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经常偷惰,不做作业,成绩一直不好。2. 初中生:他课堂上总是偷惰,不认真听讲,老师常常批评他。3. 高中生:他整天玩游戏,完全偷惰,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