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杖
qì zhàng
  • 拼 音:qì zhàng
  • 注 音:ㄑㄧˋ ㄓㄤ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相传 汉 韩伯俞 因过受母笞打时,感到母亲年老力衰,笞打无力,因而哭泣。事见 汉 刘向 《说苑·建本》。后以“泣杖”为尽孝之典型。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丁兰 刻木, 伯瑜 泣杖。” 五代 梁嵩 《代母作倚门望子赋》:“忆昔 伯俞 之志,寧无泣杖之心。”参见“ 伯俞 ”。

  • 基本含义
    泣杖是一个形容词语,用来形容人悲痛欲绝,泪流不止的样子。
  • 详细解释
    泣杖由两个字组成,泣意为哭泣,杖意为拐杖。泣杖形容一个人因为悲伤而泪流如注,需要倚靠拐杖才能支撑身体。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悲痛欲绝,情绪无法自持的状态。
  • 使用场景
    泣杖多用于文学作品中,用来描绘人物的悲伤和痛苦。可以用于描述失去亲人、心碎的爱情、无法挽回的遗憾等情感。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在困境中无助、无奈的状态。
  • 故事起源
    泣杖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刘向传》中,原文是:“泣杖以赴。”这句话出自刘向对刘备的评价。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始人,他为人仁慈、有胆识。刘向认为刘备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悲痛欲绝的样子,就好像需要拐杖来扶持一样。后来,人们将这个描述用作成语,形容人悲痛欲绝的样子。
  • 成语结构
    泣杖是一个形容词语,由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她听到噩耗后,泣杖而至,无法自己。2. 在丧子之痛中,他泣杖而行,众人无不动容。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悲伤欲绝地哭泣,泪水如泉涌出,需要倚靠拐杖才能支撑住身体。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泣杖相关的成语,如“泣不成声”、“泣如雨下”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摔倒了,妈妈急忙跑过去,看到他满脸泪水,泣杖着走回家。2. 小学生:听到老师宣布班上的小猫不幸离世,同学们泣杖着走进教室,一个个都很伤心。3. 初中生:在电视剧中,女主角因为失去了亲人,泣杖而行,触动了观众的心灵。4. 高中生: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泣杖的场景,描绘了人物深深的悲痛和无法释怀的伤感。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