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屩
jū shì juē
  • 拼 音:jū shì juē
  • 注 音:ㄐㄨ ㄕㄧˋ ㄐㄩㄝ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指 唐 代隐士 朱桃椎 所织的麻草鞋。 朱 隐居山中,不受人馈赠。尝织麻鞋十双置道上,见者以米、茶置原处,与之交换。 朱 辄取物去,终不与人接。时人称其鞋为“居士屩”。见《新唐书·隐逸传·朱桃椎》。后以指隐者所著草鞋。 宋 陆游 《自咏》:“古道泥涂居士屩,荒畦烟雨故侯瓜。” 清 金农 《樊口西郊行药》诗:“不著比丘衣,尚留居士屩。”

  • 基本含义
    指居住在寺庙里的居士,也泛指居住在寺庙周围的人。
  • 详细解释
    居士指的是在寺庙里居住、修行的人,也可以指在寺庙周围居住的人。屩是一种古代的木履,寺庙里的居士常常穿着木履行走。因此,“居士屩”这个成语表示居住在寺庙里的人。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长期居住在某个地方,或者形容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与某个地方或环境紧密相关。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寺庙文化。在古代,寺庙是佛教修行者的居所,居士们通常会在寺庙里修行,并且使用木履行走。因此,“居士屩”这个成语就形成了。
  •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居士和屩。居士指的是寺庙里的居住者,屩指的是一种木履。
  • 例句
    1. 他是一位居士屩,已经在这个寺庙里住了十年了。2. 这个山区的村民几乎都是居士屩,他们的生活与寺庙紧密相连。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居士屩”拆分为“居士”和“屩”两个部分,然后联想到居住在寺庙里的人穿着木履行走的情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佛教文化和寺庙的知识,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宗教和文化发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附近有一座寺庙,里面住着很多居士屩。2. 初中生:他是一位居士屩,每天都会去寺庙里修行。3. 高中生:这个小村庄的居民大多数都是居士屩,他们的生活与寺庙密不可分。4. 大学生:他放弃了现代社会的繁华,选择成为一名居士屩,过着简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