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亡政息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rén wáng zhèng xī ㄖㄣˊ ㄨㄤˊ ㄓㄥˋ ㄒㄧ

    人亡政息 

    谓贤臣不在位,则所行善政便会遭到废弃。语出《礼记·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孔颖达 疏:“若位无贤臣,政所以灭絶也。”后指执政者死后其政不行。参见“ 人存政举 ”。

  • 基本含义
    指人死后,政权即告消失或灭亡。
  • 详细解释
    成语“人亡政息”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人”、“亡”、“政”和“息”。其中,“人”指人民或统治者,“亡”表示死亡或消失,“政”指政权或政治,“息”表示停止或消失。整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在统治者死亡之后,政权也随之消失或灭亡。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统治者死后,政权的不稳定或消亡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统治者的权力是建立在个人的基础上,一旦统治者去世,政权就会随之瓦解。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事件。相传,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国家的统治者非常残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终于有一天,这个统治者突然去世了,人民欢呼雀跃,政权也随之消失。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人亡政息”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四个字的成语,结构为“主语+动词+宾语+结果”。
  • 例句
    1. 统治者一旦去世,人亡政息,国家陷入了混乱之中。2. 这个政权建立在个人威望上,一旦领导人离世,人亡政息是必然的结果。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统治者的形象突然消失,政权随之瓦解的场景,将这个画面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如“人亡政息”一样描述统治者死后政权消亡的成语,如“人去楼空”、“树倒猢狲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统治者一旦去世,人亡政息,国家就乱套了。2. 初中生:历史上有很多政权因为统治者去世而人亡政息。3. 高中生:人亡政息的现象在政治史上屡见不鲜,这也提醒我们政权的稳定性需要建立在制度上而不是个人。以上是关于成语“人亡政息”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