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掳
qū lǔ
  • 拼 音:qū lǔ
  • 注 音:ㄑㄩ ㄌ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驱虏 ”。驱迫掳掠。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或驱虏平人,或赂遗贫民,令作耳目。” 宋 李纲 《论淮西军变札子》:“生灵遭屠戮,官吏被驱掳,数万之众,一朝失之,谁任其咎?” 宋 岳飞 《奏条具襄阳随郢三郡防守状》:“公吏军民自缘久罹兵火,或被驱掳,或遭杀戮。”《前汉书平话》卷上:“ 汉王 传令於众军曰:‘若得 项王 家属,无得驱虏杀害,与吾家属无异矣。’”

  • 基本含义
    赶走、驱逐
  • 详细解释
    驱拿是指将人或动物赶走、驱逐。它常用来形容将坏人、敌人或害虫等赶走的行为。驱拿也可以指驱散疑虑、烦恼等不好的情绪。
  • 使用场景
    驱拿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例如描述战胜困难、解决问题、排除障碍等情况。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于坏情绪的排遣和驱散。
  • 故事起源
    驱拿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一文中。故事讲述了庄子与他的弟子在山上游玩,其中有一只大鹿,庄子的弟子想捕捉它,但庄子却告诉他们:“山林之中有禽兽,驱之则驰,逐之则止。”庄子的意思是说,如果你驱赶禽兽,它们会逃跑,而如果你追逐它们,它们会停下来。这个故事引申出了驱拿这个成语的意义。
  • 成语结构
    驱拿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驱”是动词,意为“赶走、驱逐”,“拿”是动词,意为“抓住、捕捉”。两个动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驱拿这个成语。
  • 例句
    1. 他用尽全力驱拿了那只麻雀。2. 经过努力,我们成功地驱拿了那个困扰我们很久的问题。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驱拿”与“赶走坏人”、“驱散烦恼”等概念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驱赶坏人或驱散烦恼的过程中,将它们赶走。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驱拿相关的成语,例如“驱寇”和“驱虎吞狼”。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驱拿坏习惯,养成好习惯。2. 初中生:我们要努力学习,驱拿困扰我们的低分。3. 高中生: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勇敢地驱拿它们,追逐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