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民
láo mín
  • 拼 音:láo mín
  • 注 音:ㄌㄠˊ ㄇㄧㄣ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使人民劳苦。《晏子春秋·谏下二》:“寡人自知诚费财劳民,以为无功,又从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公会齐侯伐莱公至自伐莱大旱》:“人君以不义劳民为可危。”
    (2).贫寒劳苦的民众。 汉 贾谊 《过秦论》:“夫寒者利短褐而飢者甘糟穅,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史记·律书》:“又先帝知劳民不可烦,故不以为意。” 柳亚子 《次韵和寰老》之一:“楼台金碧劳民血,清浅 蓬莱 沧海尘。”
    (3).谓奸巧的人。《商君书·农战》:“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民。”
    慰勉人民。《易·井》:“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孔颖达 疏:“劳谓劳賚;相,犹助也。井之为义,汲养而不穷,君子以劳来之恩勤恤民隐,劝助百姓使有成功,此则养而不穷也。”

  • 基本含义
    指对民众过度榨取劳力或给民众带来过多的劳动负担。
  • 详细解释
    劳民源自于古代社会,指统治者对百姓过度榨取劳力,给民众带来过多的劳动负担。这个成语强调了统治者过度剥削百姓的不公平行为,暗示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抗议。
  • 使用场景
    劳民常常用于批评社会不公平现象,特别是政府或统治者对百姓的过度剥削。可以用于描述一些政策或制度给人民带来了过多的负担,也可以用于批评某些人或组织对下属或员工的过度要求。
  • 故事起源
    劳民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荀子·劝学篇》中,原文是“劳民伤财,征之诚矣”。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描述不公平行为的一个常用词语。
  • 成语结构
    劳民的结构是“劳”和“民”两个字组成的。其中,“劳”表示劳动、劳累的意思,“民”表示百姓、人民的意思。
  • 例句
    1. 这个政策对普通百姓来说太劳民伤财了。2. 这家公司的管理方式过于劳民,员工们都感到疲惫不堪。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劳民”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统治者坐在宝座上,手里拿着一根鞭子,不停地抽打着百姓,百姓们被迫劳动,非常辛苦。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社会不公平现象相关的成语,如“民不聊生”、“压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作业太多了,真是劳民伤财。2. 初中生:政府征收的税太高了,对普通百姓来说真是劳民伤财。3. 高中生:这个学校的学习压力太大了,每天都要学习到很晚,真是劳民伤财。4. 大学生:这家公司的加班制度太严苛了,对员工来说真是劳民伤财。5. 成年人:政府对企业征收的税负太重了,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也劳民伤财。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