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夺
piāo duó
  • 拼 音:piāo duó
  • 注 音:ㄆㄧㄠ ㄉㄨㄛ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掳掠。《后汉书·刘盆子传》:“ 三辅 郡县营长遣使贡献,兵士輒剽夺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兼以瘴癘不毛,番夷剽夺,风日惨澹,有冬无春,行役之艰,於此为极。” 曹之骐 《腾越光复纪略》:“始事之初, 文光 与各军约:申纪律,禁剽夺,违者以军法从事。”
    (2).抄袭。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乐府自 晋 失传,寥寥千载,拟者弥多,合者弥寡。至於 嘉 隆 ,剽夺斯极。”

  • 基本含义
    指窃取他人的财物或成果,抢夺他人的利益。
  • 详细解释
    剽夺是一个贬义词,指以不正当的手段夺取他人的财物、成果或利益。它强调了行为的不公正和不道德,是对剽窃行为的贬低和批评。
  • 使用场景
    剽夺常用于描述盗窃、抄袭、抢夺等不正当行为。可以用于讨论学术界或商业界的不诚信行为,也可以用于批评社会上的不公正现象。
  • 故事起源
    剽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夫剽夺者,不可长也。”这句话是指一个剽夺他人财物的人是不可长久的。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任何剽窃、抄袭、抢夺他人财物的行为。
  • 成语结构
    剽夺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剽”和“夺”。其中,“剽”意为抢夺,夺取;“夺”意为抢占,抢夺。
  • 例句
    1. 他用不正当手段剽夺了公司的机密,导致公司遭受了巨大的损失。2. 这个艺术家被指控剽窃他人的作品,丧失了艺术家的信誉。
  • 记忆技巧
    记忆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剽”和“夺”两个字的意思来进行。可以想象一个人用非法手段抢夺他人的财物,形成一个鲜明的画面,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了解相关成语和词语,如剽窃、抄袭、盗窃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剽夺”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剽夺了我的铅笔,我觉得很生气。2. 初中生:他剽窃了我的作业,我觉得他很不诚实。3. 高中生:他用不正当手段剽夺了对手的成果,获得了比赛的冠军。4. 大学生:在商业竞争中,一些企业会采取剽夺竞争对手的策略,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