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牙子
mǎ lù yá zǐ
  • 拼 音:mǎ lù yá zǐ
  • 注 音:ㄇㄚˇ ㄌㄨˋ ㄧㄚˊ ㄗ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亦作“ 马路崖子 ”。方言。指马路和人行道相接的部分。 浩然 《机灵鬼》:“要光是我独个儿呀,在车站,在马路牙子上,咋的也能蹲一宵,何必费劲儿还麻烦您呢?” 陈建功 《他们是瞎子》:“他们沿着马路牙子,一直朝前走着。” 廉春明 《父子会》:“完全吐了,趴在马路崖子上再也没起来。”
    (2).方言。指街头流浪儿。 杨大群 《关东传奇》第二五章:“马车夫顺嘴骂了句:‘没长眼睛,要垫车轱辘怎么的?臭马路牙子!’”

  • 基本含义
    马路牙子是指道路两侧的石头、水泥或其他材料的路缘石。在成语中,马路牙子比喻人行为粗鲁、蛮横,不顾他人感受,不讲礼貌。
  • 详细解释
    马路牙子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一个人的行为态度粗鲁、蛮横,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不讲礼貌。它常用来批评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或目的而不顾他人权益的人。这个成语的贬义色彩很浓,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是不太友善和不礼貌的。
  • 使用场景
    马路牙子这个成语可以用在生活中各种场景中,特别是那些需要提醒他人要注意言行举止的情况下。例如,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公共场合不讲礼貌、不顾及他人感受的人,或者用来形容一些粗鲁无礼的行为。
  • 故事起源
    关于马路牙子这个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并不清楚,但可以猜测它的来源可能是古代道路建设时的一种常见现象。在古代,马路牙子是用来限定马车和行人的通行区域,同时也是保护建筑物和道路的一种设施。然而,有些人可能会蛮横地践踏马路牙子,不顾他人的权益和公共秩序。因此,马路牙子成为了形容这类人行为的比喻。
  • 成语结构
    马路牙子这个成语由三个词组成,每个词的意思和发音如下:马:马,指的是动物“马”,在这里是指马车。路:路,指的是道路。牙子:牙子,指的是石头、水泥或其他材料的路缘石。
  • 例句
    1. 他的行为真是像个马路牙子,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2. 别对人那么粗鲁,不要像个马路牙子一样。3. 这个人总是蛮横无礼,就像个马路牙子一样,没有一点风度。
  • 记忆技巧
    记忆马路牙子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将马路牙子的形象牢记于心,想象一个人蛮横地践踏马路牙子,不顾他人感受。将成语与马车和路缘石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图像联想。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有趣的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行为就像个马路牙子,总是不礼貌地对待别人。初中生:在公共场合要注意言行,不要像个马路牙子一样让别人讨厌。高中生:他的态度太粗鲁了,完全像个马路牙子一样,没有一点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