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 音:líng lù
- 注 音:ㄌㄧㄥˊ ㄌㄨˋ
- 繁体字:
-
- 基本解释
见“ 酃渌 ”。
-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
-
- 详细解释
- 酃醁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酃”是指古代一个著名的地名,即今天的陕西省商州,而“醁”是指酒的香味。酃醁原本是形容酒的味道芬芳,后来引申为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指一个人的品德如同酒香一样纯正高尚。
-
- 使用场景
- 酃醁多用于褒义,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可以用来夸奖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品质,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体或组织的正直和诚信。
-
- 故事起源
- 《左传·宣公十年》中有一则故事,故事中描述了一个叫酃醁的地方,那里的人们以正直诚信为美德,品德高尚,言行正直。后来,人们就用“酃醁”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
-
-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 例句
- 1. 他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真是酃醁之人。2. 这个组织一直秉持酃醁的原则,做事光明磊落。
-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酃醁”与“酒香”进行联想,将高尚的品德比喻为酒的香味,使其更加鲜明易记。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中国的地理和历史,了解酃醁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古代人们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酃醁的人,要诚实守信,不撒谎。2. 初中生:他的品德真是酃醁,从来不偷懒,对人也很友善。3. 高中生:一个酃醁的人应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