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
sōng xià
  • 拼 音:sōng xià
  • 注 音:ㄙㄨㄙ ㄒㄧㄚ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松树之下;松间。 唐 李白 《淮南卧病书怀》诗:“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閒白。” 唐 贾岛 《寻隐者不遇》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宋 梅尧臣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诗之一:“折竹压篱曾碍过,却穿松下到茅庐。”
    (2).古地名。《吕氏春秋·行论》:“ 松下 乱,先君以不安弃羣臣也。” 高诱 注:“ 松下 ,地名也。”

  • 基本含义
    指高山巍峨,林木茂盛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学术发达的地方。
  • 详细解释
    松下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在松树下面”。松树作为一种高大挺拔的树木,常常生长在高山上,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因此,“松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高山巍峨、林木茂盛的景象。在引申义上,它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学术发达的地方,意味着这个地方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或学者。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某个地方的自然景观,特别是高山林木茂盛的景象。同时,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领域或学术机构人才辈出、学术发达的情况。
  • 故事起源
    松下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礼记·曲礼上》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孔子说自己的学问就像松树一样高大,而他的弟子们就像松树下的小草一样茂盛。这个比喻表达了孔子对自己学问的自谦和对弟子们的赞扬。
  • 成语结构
    松下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松”和“下”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这座山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松下的风景让人陶醉。2. 这个学校的教育水平很高,真可谓是人才松下。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松树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棵高大挺拔的松树,下面是茂盛的小草,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松下”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名山大川,例如黄山、泰山等,这些地方常常被形容为“松下”的地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去过一座山,山上的松下风景很美。2. 初中生:这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很强,真可谓是人才松下。3. 高中生:我们学校的科学实验室设备齐全,就像是科学松下。4. 大学生: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很深厚,真是人文松下。5. 成年人:我曾在一个名山之间旅行,松下的景色让我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