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yú wēng de lì
  • 拼 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 ,yú wēng de lì
  • 注 音:ㄧㄩˋ ㄅㄤˋ ㄒㄧㄤ ㄓㄥ ,ㄧㄩˊ ㄨㄥ ㄉㄜ ㄌ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wēng dé lì
    [two dogs fight for a bone, and a third runs aways with it;Parties in a quarrel are both losers] 比喻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反而使第三者得利

  • 基本含义
    比喻两个势力相争,最后第三者受益。
  • 详细解释
    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只鹬在海滩上觅食,突然看到了一只蚌。鹬想要吃掉蚌,于是开始与蚌争夺。而就在这时,一个渔翁走过来,看到了鹬和蚌的争斗,他决定等着看它们争斗结束后再捕捉其中的胜利者。最后,当鹬和蚌争夺得筋疲力尽时,渔翁抓住了它们,得到了两者的利益。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在两个对立势力相争的时候,第三者却从中获得了好处。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争斗的对手最终双方都失去了好处,而另外一个人或者势力却从他们的争斗中获益。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本寓言故事集《古今谭概》。
  • 成语结构
    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 例句
    1. 他们两个为了争夺同一个职位,最后都被公司开除了,可是新来的员工却得到了这个职位,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2. 这两个政党为了争夺选民的支持,互相攻击了很久,结果选民都对他们失去了信心,而第三个政党却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支持,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鹬和蚌在争夺的过程中,渔翁暗中观察,最后得到利益的情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以卵击石”、“井底之蛙”等,来丰富你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昨天我和小明争玩具,结果都没有得到,但是小李却得到了,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两个社团为了争夺学生会主席的职位,最后都失败了,而一个新兴的社团却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支持,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3. 高中生:两个政党为了争夺选民的支持,互相攻击了很久,结果选民都对他们失去了信心,而第三个政党却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支持,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