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
wǔ qín xì
  • 拼 音:wǔ qín xì
  • 注 音:ㄨˇ ㄑㄧㄣˊ ㄒ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五禽嬉 ”。相传为 汉 末名医 华陀 首创的一种健身术。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和姿态,以进行肢体活动。《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佗 语 普 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蹏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唐 柳宗元 《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诗:“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 清 周亮工 《病甚扶掖登舟枕上成诗》之二:“难逢一鴈到,空学五禽嬉。”亦省作“ 五禽 ”。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乌龙养和》:“所以亲逋客,兼能助五禽。” 清 赵翼 《漫兴》诗:“观书眼渐讹三豕,导气身将学五禽。”

  • 英文翻译

    1.【医】five-animal boxing;Wu Qin Xi

  • 基本含义
    指模仿鸟、兽的动作来锻炼身体的一种健身方法。
  • 详细解释
    五禽戏是中国古代一种著名的健身方法,通过模仿鸟类和兽类的动作,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五禽戏分别是虎、熊、猿、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每种动作都有特定的要领和效果。虎形功主要锻炼腰腹、背部和四肢的力量;熊形功主要锻炼腰腹和背部的柔韧性;猿形功主要锻炼上肢的力量和柔韧性;鹿形功主要锻炼下肢的力量和柔韧性;鸟形功主要锻炼呼吸和平衡能力。
  • 使用场景
    五禽戏是一种传统的健身方法,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进行锻炼。可以在公园、健身房或者自家院子中进行。五禽戏可以增强体质、增加灵活性、改善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 故事起源
    五禽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华佗。华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发现人们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来锻炼身体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于是创造了五禽戏这种健身方法。
  • 成语结构
    五禽戏是一个由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五”表示五种动物,而“禽”和“戏”则分别表示动物和娱乐、游戏的意思。
  • 例句
    1. 他每天早上都会做五禽戏来保持身体的健康。2. 她练习五禽戏已经有几年了,现在身体越来越灵活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五种动物的形象和动作与五禽戏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例如,虎形功可以想象自己变成一只强壮的虎,熊形功可以想象自己变成一只灵活的熊等等。
  • 延伸学习
    如果对五禽戏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功夫和健身知识,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明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他每天都会和朋友一起在操场上练习五禽戏。2. 老师鼓励学生们多进行体育锻炼,有的同学选择了五禽戏作为他们的锻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