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颠
mǐ diān
  • 拼 音:mǐ diān
  • 注 音:ㄇㄧˇ ㄉㄧㄢ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北宋 书画家 米芾 的别号。 米芾 字 元章 ,以其行止违世脱俗,倜傥不羁,人称“米颠”。 宋 文天祥 《周苍崖入吾山作图诗赠之》:“三生石上结因缘,袍笏横斜学 米颠 。” 清 陈维崧 《满庭芳》词:“空归去,数声暝磬,行过 米颠 坟。” 清 赵翼 《游狮子林题壁》诗:“大或 朱勔 纲上餘,小或 米颠 手中出。”

  •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举止、言谈轻浮、不严肃。
  • 详细解释
    米颠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言行举止轻佻、不庄重、不严肃。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举止像米粒一样轻飘飘,没有重量感,不庄重认真,缺乏严肃性。
  • 使用场景
    米颠这个词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轻浮、不严肃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正式场合或者严肃的场合中表现不得体,不符合场合要求的情况。
  • 故事起源
    米颠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据说,古代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米颠。他平时说话轻佻,举止不庄重,不严肃。有一天,他去参加朝廷的宴会,他在宴会上表现得非常轻浮,没有庄重的样子。大家对他的言行举止非常不满,当他离开的时候,大家都用“米颠”来形容他的不严肃。
  • 成语结构
    米颠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第一个字是“米”,第二个字是“颠”。其中,“米”是一个名词,表示米粒;“颠”是一个动词,表示轻飘飘地跌倒。两个字结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的举止轻飘飘,不庄重。
  • 例句
    1. 他在重要会议上的发言非常米颠,没有丝毫的严肃感。2. 这个小孩的举止言行总是那么米颠,缺乏礼貌和庄重。
  • 记忆技巧
    想要记住米颠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米粒和轻飘飘的样子。米颠形容一个人的举止轻佻,就像米粒一样轻飘飘,没有重量感。可以想象一个人的举止轻飘飘,不庄重,就像一把米粒一样。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用法和意义可以扩展你的中文词汇量。可以阅读成语故事书籍或者参加相关的中文学习课程,深入了解成语的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举止非常米颠,老师常常批评他不认真听讲。2. 初中生:班级的学习氛围很好,没有人会表现出米颠的行为。3. 高中生:大家都要为将来的高考努力学习,不能被米颠的事情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