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籍勘合
jūn jí kān hé
  • 拼 音:jūn jí kān hé
  • 注 音:ㄐㄩㄣ ㄐㄧˊ ㄎㄢ ㄏㄜ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军人的凭证。《续文献通考·兵二》:“﹝ 明 洪武 ﹞二十一年,令卫所覈实,军伍有匿己子以养子代者,不许。是年秋,令卫所造军户籍,又置军籍勘合。”《续文献通考·兵二》:“命兵部置军籍勘合。遣人分给内外卫所军士,谓之勘合。户由其中开写从军来歷,调补卫所年月及在营丁口之数,如遇点閲,以此为验。底籍则藏於内府。”

  • 基本含义
    指军队中对士兵的籍贯和户口进行勘查核实,以保证军队管理的严格性和士兵的身份真实性。
  • 详细解释
    军籍勘合是指军队对士兵的籍贯和户口进行核查和勘查,以确保士兵的身份真实性和军队管理的严格性。军籍勘合的目的是确认士兵的出生地和身份,以便统计人数、管理兵员和调配战力。这个成语也常用来比喻对人员或事物进行详细调查核实的过程。
  • 使用场景
    军籍勘合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对人员或事物进行详细的调查核实。比如在工作中,当需要对某个项目或计划进行详细调查时,可以使用军籍勘合来形容这个过程。
  • 故事起源
    军籍勘合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的《镜花缘》一书中。书中描述了一个将军为了确认士兵的身份真实性,进行了详细的军籍勘合的故事。这个故事流传下来,逐渐形成了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军籍勘合这个成语是由三个词语组成的,分别是“军籍”、“勘”和“合”。
  • 例句
    1. 在公司进行新员工入职时,我们要进行军籍勘合,以确保员工的身份真实性。2. 这个项目需要对各个方面进行军籍勘合,以确保所有细节都没有遗漏。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军队在勘查士兵的籍贯和户口时,对每个人都进行详细的核查和勘察。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军队的管理制度和士兵的身份核查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要求我们在作文中使用成语,我写了一句“老师对我们的作文进行了军籍勘合,找出了很多错误。”2. 初中生:我们班组织了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对社区的环境进行了军籍勘合,发现了很多问题。3. 高中生:在准备大学申请材料时,我对自己的成绩和奖项进行了军籍勘合,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