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李
niú lǐ
  • 拼 音:niú lǐ
  • 注 音:ㄋㄧㄨˊ ㄌ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 唐文宗 时大臣 牛僧孺 、 李宗闵 的并称。《新唐书·李逢吉李宗闵等传赞》:“ 僧孺 、 宗閔 以方正敢言进,既当国,反奋私昵党,排撆所憎,是时权震天下,人指曰‘牛李’。”
    (2).指 唐 朝以 牛僧孺 、 李宗闵 为首和以 李吉甫 、 李德裕 父子为首的两个宗派。《新唐书·李德裕传》:“﹝ 李逢吉 ﹞欲引 僧孺 益树党,乃出 德裕 为 浙西 观察使。俄而 僧孺 入相,由是 牛 李 之憾结矣。”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辨牛李之党》:“ 唐 人指 牛 李 之党,谓 牛僧孺 、 李德裕 也。《新唐书》乃嫁其名於 李宗閔 曰:人指为‘牛李’,非盗谓何?虽欲为 德裕 讳,然非其实矣。”

  •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才能、能力非常出众。
  • 详细解释
    牛李是由两个姓氏组成的成语,其中“牛”是指牛顿,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是指李约瑟,著名的历史学家。牛顿是17世纪科学界的巨人,他的贡献被公认为是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一。李约瑟则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界的重要人物,他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贡献也是非常突出的。因此,牛李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才能、能力非常出众,超出常人的范畴。
  • 使用场景
    牛李成语常用于赞美某人的才能、能力非常出众,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都可以使用,如演讲、写作、职场等。
  • 故事起源
    牛李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有一次,一位国王在他的宫廷聚会上,邀请了牛顿和李约瑟两位大师作为特邀嘉宾。当国王见到他们的才能和能力时,非常惊叹,于是用“牛李”来形容他们。这个故事也成为了牛李成语的起源。
  • 成语结构
    牛李成语由两个姓氏组成,没有其他字词。
  • 例句
    1. 他的才华真是牛李出众,无论是学术还是艺术都非常出色。2. 这位年轻的科学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真是牛李之材。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牛顿和李约瑟这两位伟大的学者来记忆牛李成语。想象牛顿和李约瑟在国王面前展示他们的才能,国王惊叹不已,赞美他们是“牛李”。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牛顿和李约瑟的生平和贡献,了解他们在各自领域的重要成就。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数学老师真是牛李,讲解得非常清楚。2. 初中生:他的篮球技术真是牛李,每次比赛都能带领我们赢得胜利。3. 高中生:她的音乐才华真是牛李,每次演奏都令人陶醉。4. 大学生:他的研究成果真是牛李,对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