擢颖
zhuó yǐng
  • 拼 音:zhuó yǐng
  • 注 音:ㄓㄨㄛˊ ㄧㄥ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犹抽穗。指穗状花实。 晋 袁山松 《菊》诗:“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飈。” 唐 韦模当 《朱草合朔赋》:“分茎灼烁,擢颖超遥。”
    (2).犹抽穗。指谷穗。 清 魏源 《吴农备荒议上》:“使若 楚 稻之六月擢颖,七月结实,何尚畏乎风?”
    (3).犹言脱颖而出。 晋 庾阐 《吊贾生文》:“飞荣 洛 汭,擢颖 山 东。”《北史·高允传》:“ 崔 宋 二贤,诞性英伟,擢颖閭阎,闻名象魏。”

  • 基本含义
    指人才出众,能力超群。
  • 详细解释
    擢颖一词来源于《诗经·小雅·小宛》中的一句诗:“擢发难数,抟扶苏兮。”擢发指的是将长发束起,而“抟扶苏兮”则是指扶苏,即指才子。这句诗意味着才子们的头发梳理得如此整齐,以至于难以计数。由此引申出“擢颖”一词,表示人才出众,能力超群。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才出众,能力非凡的人。可以用来赞美他人的才华和能力。
  • 故事起源
    擢颖一词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文化背景。古代社会崇尚才学,而才子们通常被认为是擢发难数的,即头发梳理得整齐,才华出众。因此,擢颖一词在古代文人圈中广泛使用。
  • 成语结构
    擢颖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动词“擢”和名词“颖”组成。
  • 例句
    1. 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让人们对他刮目相看,真是一位擢颖的音乐家。2. 她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成就令人惊叹,她是一位擢颖的科学家。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擢颖”与“梳理头发整齐,才华出众”的形象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才华、能力相关的成语,如“才高八斗”、“出类拔萃”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班级的诗歌比赛中表现出色,真是一位擢颖的小诗人。2. 初中生:她在学校的科学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她是一位擢颖的科学家。3. 高中生: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让人们刮目相看,他是一位擢颖的音乐家。4. 大学生:她在国际数学竞赛中荣获金牌,她是一位擢颖的数学家。5. 成人:他在工作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能力,他是一位擢颖的职场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