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拼音:
拼音:
注 音:
繁体字:
日本海是太平洋西部的边缘海。它位于日本群岛和亚洲大陆之间,南经朝鲜海峡与东海相通,北经宗谷海峡与鄂霍刺克海相连,东经关门海峡与濑户内海相接。面积约为100万平方千米。整个海域略呈椭圆形,南北长为2300千米东西宽为1300千米,平均水深1350米,最大深度3742米。日本海海底以海盆和峡谷为主。日本海海底有一条日本海沟,它位于日本群岛东部深邃的海底洼地。该海沟深度很大,其北部的塔斯卡罗拉海渊最深处达8513米,曾经被认为是世界海洋的最深点。
简介
日本海东部的边界由北起为库页岛、日本列岛的北海道、本州和九州;西边的边界是欧亚大陆的俄罗斯;南部的边界是朝鲜半岛。(韩国称之为东海(동해)、朝鲜使用朝鲜东海(조선동해))1815年俄国航海家A.J.v.克鲁森斯特思取名日本海。南宽北窄略呈椭圆形。大陆架比较狭窄,海底主要是深水海盆,大体北纬40°以北为日本海盆,面积约占日本海的一半,大部分水深3000米以上,海底比较平坦。北纬40°以南海底地形比较复杂,有海盆、海岭、海槽等,如东部的大和海盆、西南的对马海盆。海底沉积物除近岸带为泥、砂、砾、岩石碎屑等陆相物质外,主要是海相软泥沉积物。
日本海的水域有6个海峡与外水域相通,分别为:间宫海峡、宗谷海峡、津轻海峡、关门海峡、对马海峡还有朝鲜海峡(大韩海峡)。最深度是海平面3,742米以下、而平均深度是海平面1,752米以下。位于日本海的北部和西北部有日本海盆,是最主要的海盆,另外东南部是大和海盆,还有西南部的津轻海盆。日本海的东岸水深较浅,大陆架较宽;海的西岸,特别是朝鲜半岛附近的水域,大陆架的延伸只有约30公里左右。黑潮的一个分支进入此海域。
海域的北部和东南部都是丰富的鱼场。各国为了海域的渔获而引发不少领土纠纷。位于本海域东南部的独岛(日本称:竹岛)就是韩国和日本各自声称拥有主权的地方。此外,海底带有磁性的海沙、海底下丰厚的天然气及石油资源,都是各国希望得到的重要矿物。而自从东亚经济发展起飞,本海域的重要性就日益显著。
古日本海
古时的人,也许可以步行越过现在的日本海。有证据表明,随着末次冰期(11000-8000年前)而来的海平面低水位时期,朝鲜海峡和宗谷海峡都被干露,可作为日本通向亚洲大陆的陆桥。在日本南部的岛屿曾发现印度大象的化石遗骸,在日本的北部,曾发现长毛猛犸的化石遗骸。类似的现象说明,古时的中国、朝鲜和西伯利亚人曾迁到日本去过。
日本的文字记载史是从公元前660年J.坦诺开始的。他占领了本州主岛,成为日本的第一个皇帝。公元550年,一位朝鲜佛教徒扬帆去日本,带去了各种文化和书面语言,但是直到1543年,葡萄牙船员在这里登陆后,日本才闻名于欧洲,尽管13世纪末叶,马可·波罗从中国回去时,带回了一个关于有日本存在的报告。虽然如此,直到1660年前,尚未出版过一幅较好的日本海图,连今天所通用的“日本海”这个名称,也是到1815年才有。这是俄国航海家A.J.v.克鲁森斯特思给这个海取的名字。在日本海,日本和朝鲜的许多潜水妇女,从事于她们艰苦的行业已有1000多年了。
地质
日本海海域呈不规则菱形,东北窄,中、南部宽,从西南向东北延伸2200多公里,东西宽约900公里,最大宽度1265公里,平均深度1350米,最深处4036米。面积约106万平方公里。
大陆架面积28.4万平方公里,约占海域面积1/4。大陆坡分 500~1000米和2000~3000米两个海底斜面。海盆大部深达3000米(3000米以上的约达30万平方公里)。形成于新第三纪初期至中期。北纬44°以北地区海水较浅,有一条南北向狭长的鞑靼海槽。北纬40°~44°之间,海底平坦,水深3000米以上,为日本海盆。北纬40°以南,海底地形复杂,有海岭、海盆、海槽、海台和海底谷等。海峡一般都狭而浅,其最窄处和最浅处的宽度和深度分别为:鞑靼海峡7.3公里和7米;43公里和50米;18.5公里和130米;对马海峡41.6公里和50米。
日本海海底以海盆和峡谷为主。
日本海的陆架较短,且发育得很不好。沿日本西岸,大陆架到200米水深止,朝鲜和苏联东岸,大陆架到140米水深止。这些大陆架都被许多海底峡谷所切割。西部边缘,峡后的口端伸到2000米深度附近;东部边缘,峡谷口端伸到800米深度附近。
日本海深海盆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北部和西北部这半个海域,水深均大于3000米,无甚特色的海盆,称为日本海盆。从该海盆往南就较复杂,海底被大和堆和修普浅滩隔开,两浅滩之间又隔着一条深海槽。南部的海底还局部地分布着一些岛屿,如朝鲜海峡(大韩海峡)有对马群岛,本州南部西岸有隐歧群岛,韩国近岸有郁陵岛。
气候
日本海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每年12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有干冷空气流入日本海,形成降温和降雪天气。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北部为-19℃,南部为5℃,表层水温为 -2~13℃。北部特别是西伯利亚近岸海域形成大量海冰,结冰期通常自11月中旬到次年2月中旬。6月以后盛行偏南季风,暖湿气流使气温升高,形成充沛降水和雾 (尤其北部)。8月平均气温北部为16℃,南部达24℃。表层水温18~27℃。日本海海流由沿东岸北流的对马暖流和沿西岸南流的利曼寒流组成,形成反时针型的环流系统。海流增大了海区表层水温的南、北间和东、西间的差异。
日本海海区因被陆地和岛屿包围,海潮潮差较小,沿日本岸只有0.2米,西伯利亚近岸为0.4~0.6米,靠近东海的朝鲜海峡(大韩海峡)处的海潮潮差可达2米。
表层水温最暖月(8月)18~27℃,最冷月(1月)-2~13℃,自北向南递增。海域东部有对马暖流以926~1852米/小时的流速沿东岸北上,并从津轻海峡流入太平洋,从拉彼鲁兹海峡流入鄂霍次克海。西部有利曼寒流以370米/小时的流速沿西岸南下。东部水温高于西部,如2月,本州附近海岸水温5~10℃,而大陆一侧为0℃。海水盐度东部高于西部,如本州沿海为34.7‰,大陆沿海32.8~34.1‰。海域年降水量北部600毫米,南部1200~1500毫米。潮汐作用较小,潮差一般为0.2~0.4米。
自1993年开始,联合科研小组就对日本海不同水位的洋流、盐分、氧含量等指标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证实了他们最担心的事。科研人员指出,日本海最深处为3000米左右。表层的氧气需要这些洋流的传输到达深层海域,深层海水中的微生物靠这些氧气把从表层沉落下来的有机物分解成氮和磷等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再随深层海水上升到海表层,成为藻类的营养来源。但目前的现状是:日本海的深海洋流正变得越来越弱,导致海洋表层物质与深层物质的循环越来越难以得到保证,这导致日本海藻类浮游生物因没有足够的养分而迅速减少。以浮游生物为食物的鱼类也随之减少。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改变,300年后,日本海可能将无鱼可捕。
科学家们指出,深海洋流的成因来自一个非常罕见的现象:每年冬天,阵阵猛烈刺骨的寒流都会自俄罗斯东北吹来。连续几个月的冷风吹拂导致日本海水面形成一股稳定的下潜寒流。据悉,全球只有7股类似的下潜寒流,其中包括格陵兰岛附近的一股洋流,它被认为是大西洋洋流循环的起点。这些洋流被称为深海传送带,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链接点。由于全球变暖,这些寒流也随之变得“虚弱”。
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在过去50年间,日本海北部的平均气温上升了1.5至3摄氏度,日本海表层海水在冬季的下沉深度则由原来的3000米左右变成目前的400至600米。与之相对应的是,每升海水的氧气含量正以每年百万分之三十二的速度减少。
科研人员还指出,浮游生物的减少还意味着空气中将有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这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的速度。联合国在今年1月发表报告指出,在1990年至2100年,地球表面的温度将升高1.4至5.8摄氏度。
水文
日本海的主要海流是往北流的对马暖流。它是从黑潮分离出来,经过朝鲜海峡流入日本海的。对马暖流的分支叫东朝鲜暖流,沿韩国近岸北上,然后转向东,再与对马暖流相汇合。对马暖流,最后经津轻海峡(津轻暖流)流入太平洋。经宗谷海峡(宗谷暖流)流入鄂霍次克海。
此外,日本海还有三支独有的寒流(北朝鲜寒流、近海地区寒流和日本海中部寒流)。这些寒流由北往南流,于日本海中部与暖流相混合。日本海北部,尤其在西伯利亚沿岸,11月开始结冰,2月中旬冰区扩展到海的中部,使航海受到严重障碍。5月各水域都已无冰。
同所有近似封闭海一样,日本海的潮汐极小。日本沿岸潮差仅0.2米,西伯利亚沿岸为0.4-0.5米。朝鲜海峡,因与黄海及东海相邻,潮差约为2米。
表层水温最暖月(8月)18~27℃,最冷月(1月)-2~13℃,自北向南递增。海域东部有对马暖流以926~1852米/小时的流速沿东岸北上,并从津轻海峡流入太平洋,从拉彼鲁兹海峡流入鄂霍次克海。西部有利曼寒流以370米/小时的流速沿西岸南下。东部水温高于西部,如2月,本州附近海岸水温5~10℃,而大陆一侧为0℃。海水盐度东部高于西部,如本州沿海为34.7‰,大陆沿海32.8~34.1‰。海域年降水量北部600毫米,南部1200~1500毫米。潮汐作用较小,潮差一般为0.2~0.4米。
资源
日本海因有寒暖流交汇,富浮游生物,水产资源丰富。相应的海洋生物种类较多,仅鱼类就约有600种左右,其中贵重的鱼类有:太平洋沙丁鱼、鲱鱼、比目鱼、鳕等。哺乳类中有白鲸、抹香鲸、蓝鲸等。此外,还有海驴、蟹类、海带等。
日本海位居中纬地带,海区南北纵向分布,具有从低纬到高纬的过渡性质。海区具有从南部亚热带到北部亚寒带的不同的自然景观。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磁矿砂等,日本海大陆架如东部沿岸的秋田、新一带,北部的萨哈林岛(库页岛)沿岸和南部对马海盆均有石油、天然气储藏。
在对马暖流前缘和西部利曼寒流前缘以及沿岸河口附近,富浮游生物,水产资源丰富,盛产沙丁鱼、鲭、墨鱼和鲱鱼等。津轻、对马和拉彼鲁兹三海峡为日本海沿岸对外交通孔道。沿岸重要港市有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参崴)、 元山 、釜山 、北九州 、下关、新潟(日)等。
海洋的名称争议
据了解,这一争议海域的名称是引发韩日两国关系起波折的几个问题之一。日本于1910年起殖民统治朝鲜半岛,直到1945年。在这段期间,“日本海”之名广泛受国际间采用。但韩国方面则一直宣称,“东海”之名已有几个世纪。
自20世纪80年代起,韩国方面率先发起对该海域名称的改名举动。韩国方面认为,把这一海域叫成“日本海”是旧殖民地时代的产物。历史上叫成“东洋海 Eastern Sea(Oriental Sea)”、“朝鲜海 Sea of Korea (Korean Sea) ” 的时期要比叫“日本海”的时间早几个世纪。
日本官方指称目前世界上97%的地图都记载为日本海。朝鲜政府和韩国政府另有看法,韩国政府想使用东海、韩国海(Sea of Korea)、和平之海等名称、而北朝鲜政府建议使用朝鲜东海。
(1)日本政府的立场:日本方面认为,“日本海”这个名字早在18世纪已经有人采用,而到19世纪末期才确定,比1910年日韩合并发生时期更早,因此不存在“殖民地支配”的理论。
(2)朝鲜、韩国政府的立场:朝鲜和大韩民国都认为,有关水域一向都称为“东海(Oriental Sea,Eastern Sea ,Sea of Korea)”,并有欧洲的旧地图作佐证。韩国方面认为,这片海域历史上叫做“东洋海”、“朝鲜海”的时期要比叫“日本海”的时间早。早在朝鲜王朝时代制作的《八道总图》和十六至十九世纪制作的西欧地图中,大多数都表记为“东洋海”、“朝鲜海”;而在英国的国立图书馆保存的十六至十九世纪的90份地图中,有73份是用“韩国海”或“东海”标记的。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以后,日本政府便将“东海”改名为“日本海”并大力宣传。对此,韩国和朝鲜一直深表不满。 因此,为尊重历史,或者把该海域恢复使用朝鲜东海之名,或者就把两个名字都写在一起。他们又主张,如果不能采用“东海”,应该称之为“韩国海(Sea of Korea)”或“和平之海”。
(3)其他立场:部分中国民间人特意使用“鲸海”,因为根据元朝明朝初时期的记载,有关海域被命名为“鲸海”。宋朝叫东海;元朝至明朝叫鲸海;清朝将北部鞑靼海峡叫东海,南部大部分海域叫南海。
韩日“东海-日本海”名称之争
据《日本时报》9月6日报道,日本外务省官员称,日本计划向美国国会图书馆派遣专家调查19世纪的古老地图,希望在与韩国关于“日本海”命名一事产生的纠纷当中争取主动。韩国则希冀全世界命名这片被日本环绕的海域为“东海”,也就是朝鲜半岛以东、日本海以西、俄罗斯远东部分以南的海域。韩国方面经过调查认为,在20世纪的前50年中,“日本海”之所以在日本的支配范围之内,是因为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盛行的结果。
日本从1910年开始对朝鲜半岛进行殖民统治,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对于韩国的说法,日本方面提出抗议,理由是“日本海”这个名称从19世纪初就已经在欧洲地图中出现。日本政府同时说,将这片海域定名为“日本海”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约定俗成,且已得到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的承认,也就是说,这个名字是被全世界接受的,因此,“韩国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不必再对其名称作任何改动”。
此外,日本外务省官员还强调韩国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存在问题和不准确”,因此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日本方面还表示:“当今世界上80%以上的地图都使用日本海这个名字,只有朝鲜和韩国除外。”一位日本学者甚至称,“日本海”这一称呼最早起于欧洲,日本使用“日本海”的称呼比欧洲还要晚,因此与日本无关。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以后,日本政府便将“东海”改名为“日本海”并大力宣传。对此,韩国和朝鲜一直深表不满。
20世纪80年代,韩国对所谓的“日本海”称谓提出强烈质疑,认为这片海域应被命名为“东海”,而不应迁就日本一家之言而将其定名为“日本海”。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为修改这一名称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并把它看作是事关国家地位和主权的重大问题。考虑到日本的强烈反对,韩国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要求至少把这一海域标为“东海—日本海”。
对于地名或者是海域名称问题,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可以决定世界地名的国际组织,国际地名标准化会议也不是一个能拍板决定的组织。对于地图上的表记,由各国自己做出判断,名称的统一主要靠协商解决。
根据国际航道测量组织的规定,如果不同国家对同一片海域有不同叫法,它们应该尽量达成一致。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国际海道测量组织只能将两个名字都标在海图上。不过这项条款遭到了日本的坚决反对,日本外务省官员甚至亲往国际航道测量组织总部,要求保持原有版本,或将新海图的出版时间推迟到韩日达成一致为止。
2002年,国际航道测量组织鉴于韩国和日本在关于朝鲜半岛东部海洋的名称问题上争执不下,便决定在《海洋界线》修改版中删除了标有“日本海”的海图,并将图稿发给各成员国征求意见。该组织表示,什么时候韩日就这一海洋的名称达成了协议,再把这一地区的海图加进去。
按照国际航道测量组织的计划,在图稿发给各成员国之后,各成员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如果韩日两国迟迟不能达成协议,韩国和日本之间的海洋将既不叫“日本海”,也不叫“东海”,而会成为一块没有标记名称的“空白区”。
分析人士指出,围绕“东海—日本海”名称所展开的争议是国际海洋地名争议中的一个极为典型的案例。每一个国际地名的争议都折射出国际关系史的兴衰浮沉和国际实力对比的强弱变迁。韩日的“东海—日本海”名称之争,实际上早已超出了姓甚名谁的文字游戏,而成为关乎国家海洋权益、民族心理,牵动民族主义者敏感神经的“实质性”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东海—日本海”之争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国际法问题,而且还是国际政治的又一个角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