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吕
tài lǚ
  • 拼 音:tài lǚ
  • 注 音:ㄊㄞˋ ㄌㄩ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即大吕。 春秋 齐 钟名。《晏子春秋·谏下十二》:“ 景公 为泰吕成,谓 晏子 曰:‘吾欲与夫子燕。’对曰:‘未祀先君而以燕,非礼也。’”

  • 基本含义
    指人的品行高尚,道德品质优秀。
  • 详细解释
    泰吕是由《诗经·小雅·泰吕》中的一句诗“泰吕其邦多诞”而来,其中“泰吕”是指一个国家的君主具备了高尚的品行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成语“泰吕”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优良。
  • 使用场景
    泰吕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举止。在正式场合、教育场合或者表扬他人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成语“泰吕”最早出现在《诗经》中,该诗是西周时期的诗歌作品,用来赞美一个国家的君主具备了高尚的品行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后来,成语“泰吕”逐渐演变为形容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优良。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前一个字为“泰”,后一个字为“吕”。
  • 例句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泰吕之人,备受大家的尊敬。2. 我们应该向那些泰吕之人学习,争取做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泰吕”这个成语中的“泰”字,与“太”字相似,太阳照耀在高山上,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更多与品德、道德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一丝不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一个泰吕之人,他总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2. 初中生:我爸爸是一个泰吕之人,他为人正直,做事兢兢业业。3. 高中生:我们班的班长是一个泰吕之人,他总是关心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