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推荐词语
• 庞克族
• 庞加莱猜想
• 滂注
• 滂泽
• 滂溢
• 滂洋
• 滂濊
• 滂沱大雨
词语造句
• 送给造句
• 送给造句
• 送给造句
• 送给造句
• 送给造句
• 送给造句
• 送给造句
• 送给造句
查词语
搜索
热门搜索:
麦头
麦田浅鬣寸许
麦天
麦饧
麦穟
麦穗两歧
麦穗两岐
麦穗
麦熟
麦收
黍荐
shǔ jiàn
拼 音:
shǔ jiàn
注 音:
ㄕㄨˇ ㄐㄧㄢˋ
繁体字:
基本解释
用黍蓬(一种野草)编成的席子。《宣和遗事》后集:“有皂衣吏引数人扶后尸而出,用黍荐卷之,共拽之而去。帝哭愈哀,不敢出声,恐监者喝之。”
基本含义
黍荐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黍指的是一种粮食作物,荐指的是推荐。黍荐的基本含义是推荐有才华或有功绩的人。
详细解释
黍荐是出自《左传·定公十三年》的典故,原文是:“黍稷之穗,非补不足也;黍稷之穗,非独迩不足也。”意思是黍和稷的穗实是为了补充食物的不足,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这个典故比喻在推荐人才时,应该着眼于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人私利。
使用场景
黍荐一般用于形容推荐有才华或有功绩的人,强调推荐人才应该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而不是个人私利。可以在职场、学术界、社会活动等场合使用。
故事起源
《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左传·定公十三年》记载了一个关于黍荐的典故。典故中的定公是鲁国的一位君主,他在选官时,认为只要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人就可以了,不考虑公共利益。而左丘明则提出了黍荐的观点,认为在推荐人才时应该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而不是个人私利。
成语结构
主体是“黍稷之穗”,修饰成语的词语是“非补不足也;非独迩不足也”。
例句
1. 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年轻人,值得黍荐。2. 在选拔人才时,我们应该以黍荐的精神为指导。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黍荐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片黍稷田中,他推荐着有才华的人,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人才推荐相关的成语,如“人才辈出”、“贤良方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应该黍荐那些有努力学习的同学。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很负责任,他应该被黍荐。3. 高中生:在大学申请时,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来黍荐优秀的学生。4. 大学生:学生会推荐了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同学参加校园歌手大赛,他应该被黍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