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枯
piān kū
  • 拼 音:piān kū
  • 注 音:ㄆㄧㄢ ㄎㄨ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偏瘫,半身不遂。《庄子·盗跖》:“ 禹 偏枯。” 成玄英 疏:“治水勤劳,风櫛雨沐,致偏枯之疾,半身不遂也。” 唐 杜甫 《清明》诗之一:“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2).偏于一方面,照顾不均,失去平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义脉不流,则偏枯文体。”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非笔力纯粹,必有偏枯之病。” 郭沫若 《今昔蒲剑·文化与战争》:“这两种欲望虽相互对立,却也不可偏枯。”

  • 英文翻译

    1.{中医} hemiplegia

  • 基本含义
    指事物发展不平衡,一边发展得过分,另一边则落后或衰退。
  • 详细解释
    成语“偏枯”由两个词组成,偏指不平衡、不均匀,枯指干燥、衰退。它形象地描述了事物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一方面过分发展,另一方面则相对落后或衰退。
  • 使用场景
    用于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一方过分发展而另一方相对衰退的情况,常用于经济、社会、学术等领域。
  •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在古代,农民们经常用木炭来燃烧土地,以提高土壤的肥力。然而,如果火候不当,火势过大,土地就会受到烧焦的损害,导致部分土地变得干燥、贫瘠,而另一部分则相对肥沃。这种不平衡的状况被形容为“偏枯”。
  • 成语结构
    形容词 + 形容词
  • 例句
    1. 这个城市的发展偏枯,城区繁荣发展,而郊区却相对落后。2. 这个行业的发展偏枯,一些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而另一些企业则面临倒闭的危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棵树,一边的树枝茂盛繁荣,另一边的树枝却干枯衰退,形成不平衡的状态。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偏枯”相关的成语,如“偏废”、“偏颇”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妈妈对我和我弟弟的教育有时候会偏枯,总是更关注我的学习,而忽略了弟弟的进步。2. 初中生:这个国家的城乡发展偏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比农村要好得多。3. 高中生:历史学科的研究偏枯,大部分学生更加关注现代科学技术,而对历史知识了解有限。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