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shí miàn mái fú ㄕㄧˊ ㄇㄧㄢˋ ㄇㄞˊ ㄈㄨˊ

    十面埋伏 

    (1).谓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前汉书平话》卷中:“ 垓下 聚兵百万,会天下诸侯,困 羽 九重山前, 信 定十面埋伏,逼 羽 乌江 自刎。”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二折:“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 垓 。”《水浒传》第七七回:“原来今次用此十面埋伏之计,都是 吴用 机谋布置,杀得 童贯 胆寒心碎。”

    (2).琵琶大曲。又名《淮阴平楚》、《楚汉》。自 明 代后期流传至今。以 刘邦 与 项羽 垓下 大战为主题,用琵琶演奏,表达了古代战场上千军万马震撼山岳的声势。 明 末琵琶演奏家 汤应曾 曾以善弹此曲著称。参阅 清 张山来 《虞初新志》卷一所载 清 王猷定 《汤琵琶传》。

  • 基本含义
    形容敌人从各个方向围攻或埋伏。
  • 详细解释
    十面埋伏源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描写,项羽在与刘邦决战之前,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派出了大量的士兵在十个方向埋伏起来,以防止刘邦的军队进攻。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敌人从各个方向进行围攻或埋伏的情况。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敌人或困境来自多个方向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被困扰或被围攻的局面。
  • 故事起源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项羽与刘邦的战争,项羽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采取了十面埋伏的策略。这个故事成为了十面埋伏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十面埋伏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十面”表示方向,表示从各个方向;“埋伏”表示隐藏、伏击。
  • 例句
    1. 敌人的进攻十面埋伏,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2. 在商场上,竞争对手如十面埋伏般不断出现,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十面埋伏”与项羽与刘邦的战争故事联系起来,想象项羽派出士兵在各个方向进行埋伏的情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战争和军事策略相关的成语,如兵强马壮、围魏救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敌人的攻击就像十面埋伏,我们要团结起来保护家园。2. 初中生:在考试前,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十面埋伏的数学题,要求我们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3. 高中生:社交媒体上的网络暴力让我感觉像是十面埋伏,无处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