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岳
kuāng yuè
  • 拼 音:kuāng yuè
  • 注 音:ㄎㄨㄤ ㄩㄝ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匡岳 ”。 江西 庐山 的别称。 隋炀帝 《遣使往匡山参书》:“进至 匡岳 ,结夏安居。” 唐 周贺 《投江州张郎中》诗:“使君 匡岳 近,终作社中人。” 五代 齐己 《荆渚逢禅友》诗:“社思 匡岳 无 宗炳 ,诗忆 扬州 有 鲍昭 。” 清 崔伦奇 《烟水亭》诗:“秋接 湓城 同落叶,云来 匡岳 似登山。”
    见“ 匡岳 ”。

  • 基本含义
    指纠正、整顿正道,使之恢复正常。
  • 详细解释
    匡岳源自《史记·匡、岳、吴、蒙》中的故事。当时,秦始皇刚刚统一六国,国内政治混乱,法纪败坏。有两位贤士,匡衡和岳飞,分别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希望能够纠正国家的问题,使国家恢复正常。因此,匡岳成为了纠正、整顿正道的象征。
  • 使用场景
    匡岳常用于形容纠正和整顿国家、组织、团队等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用来形容纠正社会道德风气、个人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 故事起源
    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史记》,描述了两位贤士匡衡和岳飞为了纠正国家问题而提出建议的情景。
  • 成语结构
    成语“匡岳”的结构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语组成,表示共同纠正问题的意思。
  • 例句
    1. 领导决定组织一次匡岳会议,希望能够整顿公司的管理问题。2. 这次运动会是学校匡岳的好机会,可以纠正学生们的不良行为。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匡岳”联想为两位贤士的名字,匡衡和岳飞,他们为了纠正国家问题而提出了建议。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贤士的故事,例如《史记》中的其他故事,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匡岳自己的错误,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2. 初中生:我们班级组织了一次匡岳活动,希望能够整顿学习氛围。3. 高中生:我们学校开展了一次匡岳社会风气的活动,希望能够改变社会的不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