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与
xǔ yǔ
  • 拼 音:xǔ yǔ
  • 注 音:ㄒㄩˇ ㄧㄩ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谓结交引为知己。《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弘长风流,许与气类,虽单门后进,必加善诱。” 刘良 注:“许与,谓招引也。” 宋 刘攽 《献欧阳永叔》诗:“ 信陵 虚左乘, 程子 倾盖亲,意气已然诺,许与忘旧新。” 清 龚自珍 《语录》:“又论‘知在见君时,还相许与否?’先生曰:许与二字拟易之,以其弱腐。”
    (2).称许。 唐 杜甫 《壮游》诗:“许与必词伯,赏游实贤王。” 宋 陆游 《<赵秘阁文集>序》:“已而故尚书 孙公 仲益 、端明 汪公 圣锡 、侍御 王公 龟龄 文益出於世,往往见公名字於其间,许与甚至。”《明史·刘子辅传》:“按察使 周新 不苟许与,独称 子辅 贤。”

  • 基本含义
    表示答应或许诺。
  • 详细解释
    许与是由“许”和“与”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许指答应、允诺,与表示给予、赠送。许与的基本含义是答应给予或允诺赠送。
  • 使用场景
    许与多用于形容答应给予或承诺赠送。可以用于描述人们之间的互动,也可用于形容政府或组织对民众的承诺。
  • 故事起源
    许与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东门之枌》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姑娘在东门的枌树下等待心爱的人,心爱的人答应在枌树上留下信物。姑娘期待着他的到来,希望他能够履行承诺,即答应许与她。这个故事引申出了许与这个成语的含义。
  • 成语结构
    Subject + 许与 + Object
  • 例句
    1. 他答应许与我一本好书作为礼物。2. 政府许与市民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3. 我们应该许与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许与的发音与“许愈”或“许寓”进行联想,这些词语也表示答应或承诺的意思。另外,可以通过与实际生活中的答应或承诺的场景进行联系,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成语的起源和用法,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书籍或参考在线资源。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许与我们一个愉快的假期。2. 中学生:我爸爸答应许与我一辆新自行车。3. 大学生:学校许与我们更多的实践机会。4. 成年人:我承诺许与你一个美好的未来。5. 老年人:我们应该许与下一代更好的环境和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