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童
xíng tóng
  • 拼 音:xíng tóng
  • 注 音:ㄒㄧㄥˊ ㄊㄨㄙ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供寺院役使的小和尚。 唐 李商隐 《杂纂》卷上:“姦污僧尼駡行童。”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 松围老人 谓余言, 东坡 倅 钱塘 时, 聪 方为行童试经。”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秀才看了寺外景,早喜;入寺来謁,知客令一行童引随喜,陡然顿豁尘俗之性。”《西游记》第三九回:“前日在敕建 宝林寺 ,又新收个挑担的行童道人。”

  • 基本含义
    指年幼的孩子
  • 详细解释
    行童是由“行”和“童”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行”指行走、活动,“童”指年幼的孩子。成语“行童”表示年幼的孩子在行走、活动中的形象。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年幼的孩子,强调他们在行走、活动中的天真可爱。
  • 故事起源
    关于成语“行童”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可以从字面意思推测,这个成语可能源于古代对于年幼孩子的描述。
  • 成语结构
    行童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其中“行”是第三声,"童"是第一声。
  • 例句
    1. 他家的小儿子真是个行童,走路总是摇摇晃晃的。2. 这些行童们在校园里奔跑嬉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行童”与年幼的孩子的形象联系起来,形象化记忆,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行童”相关的成语,如“行色匆匆”、“行尸走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楼下有个行童,每天放学路过我们家门口。2. 初中生:他虽然已经是个行童了,但在学习上却很努力。3. 高中生:那个行童虽然年幼,但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了很强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