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仪
wú yí
  • 拼 音:wú yí
  • 注 音:ㄨˊ 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没有威仪。《诗·小雅·斯干》:“乃生女子……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詒罹。” 毛 传:“妇人质无威仪也。”一说,没有专善。 郑玄 笺:“仪,善也。妇人无所专於家事,有非,非妇人也;有善,亦非妇人也,惟议酒食尔,无遗父母之忧。” 朱熹 集传:“仪,善……盖女子以顺为正,无非足矣,有善则亦非吉祥可愿之事也。”

  • 基本含义
    没有礼仪、失去礼貌
  • 详细解释
    无仪是指行为举止失去了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没有得体的表现。形容人的行为粗鲁、不懂礼貌。
  • 使用场景
    通常用于批评或指责他人的失礼行为,或者用于自我警示,提醒自己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 故事起源
    无仪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离娄下》一篇中。孟子在文章中说:“无礼则无以立。”意思是没有礼仪就没有立足之地。后来,人们将“无礼”演变为“无仪”,用来形容没有礼仪的行为。
  • 成语结构
    无仪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无”表示没有,表示缺乏礼仪;“仪”表示礼仪、规范。
  • 例句
    1. 他对长辈说话总是不客气,真是无仪之人。2. 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是非常无仪的行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身上没有穿着得体的服装,举止粗鲁,没有礼貌的样子,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学习相关的成语和礼仪知识,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礼仪意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老是插队,不懂得排队,真是无仪的行为。2. 初中生:他在课堂上大声喧哗,扰乱了其他同学的学习,真是无仪之人。3. 高中生:他在面试时没有礼貌地打断了面试官的发言,这种行为是十分无仪的。4. 大学生:在社交场合中,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无仪的行为给他人带来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