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威仪
sì wēi yí
  • 拼 音:sì wēi yí
  • 注 音:ㄙㄧˋ ㄨㄟ 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佛教语。指符合仪则的四种身体姿态:行、住、坐、卧。《释氏要览·入众·威仪》:“经律中皆以行、住、坐、卧名四威仪。其他动止,皆四所摄。”亦省作“ 四仪 ”。 唐 皎然 《花石长枕歌答章居士赠》诗:“行住四仪皆道意,不学小乘一曲士。”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 吴门 有神降於乩,自言 天台泐子 , 智者大师 之弟子,转女人身堕度者,摄入无叶堂中,教修四仪密諦,往生西方。”

  • 英文翻译

    1.【医】four modes of behaviour

  •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威严、仪态、气度、风采四个方面都非常出色。
  • 详细解释
    四威仪是由“四”和“威仪”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它表示一个人在威严、仪态、气度和风采等方面都具备出色的表现。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举止端庄,仪表整洁,举止得体,给人以威严和庄重的感觉。
  • 使用场景
    四威仪常用于形容政府官员、领导人、教育家、学者等具有高尚品德和仪表的人物。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特定场合下的表现,如会议、演讲、颁奖典礼等。
  • 故事起源
    四威仪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在古代社会,人们非常注重仪态和威严,尤其是官员和重要人物更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举止。因此,四威仪成为了形容一个人在这方面表现出色的成语。
  • 成语结构
    四威仪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四”和“威仪”。其中,“四”表示数量,表示全面、完整的意思;“威仪”表示威严和仪态。
  • 例句
    1. 他作为一位国家领导人,不仅在政务上有出色的表现,而且在四威仪方面也毫不逊色。2. 这位教授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有很高造诣,而且在四威仪方面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的方式记忆四威仪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处,威严地俯视着四面八方,仪态端庄,气度非凡,风采出众的形象,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礼仪文化和仪态美,可以学习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如《礼仪之邦》、《中国礼仪文化史》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举止庄重,四威仪,让我们对她非常敬重。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时刻保持四威仪,给同学们树立榜样。3. 高中生: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中,他以四威仪的姿态赢得了全场的掌声。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在学术研究和社团管理上都展现四威仪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