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均
shì jūn
  • 拼 音:shì jūn
  • 注 音:ㄕㄧˋ ㄐㄩㄣ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犹均等。 明 卢象昇 《请饬京民二运疏》:“务求调剂适均,勿得偏枯启衅。”《明史·食货志二》:“凡重者轻之,轻者重之,欲使科则适均。”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要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权归於一,内外适均而敷於众也。”

  • 基本含义
    适度平均,不过分偏向某一方面。
  • 详细解释
    适均是一个描述事物平衡、均衡的成语。它强调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保持适度平均,不偏向某一方面的极端。适均的意思是指在各个方面都要平衡,不偏废偏重。
  • 使用场景
    适均常用于形容事物的平衡发展,尤其在评价人的行为或者言论时使用较多。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处理问题时的态度和方法很平衡,不偏袒任何一方,也可以形容一个组织或团队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分配合理,没有偏向性。
  • 故事起源
    适均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平津侯列传》。故事中,平津侯韩信在刘邦和项羽之间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策。当时,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天下,韩信作为刘邦的将领,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选择。他面临的困境是:如果他表现出过分的忠诚和偏袒刘邦,可能会引起项羽的猜忌,而丢掉自己的地位;如果他表现出过分的中立,可能会引起刘邦的不满,而失去刘邦的信任。最终,韩信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策,他既不偏向刘邦,也不偏向项羽,而是保持了适度平均的立场。这个故事成为了适均这个成语的起源。
  • 成语结构
    适均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适”是形容词,表示适度、适宜;“均”是形容词,表示平均、均衡。
  • 例句
    1. 他在处理团队内部矛盾时总是能够保持适均的态度。2. 这个方案考虑得很周全,各方面都适均,没有偏废偏重。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适均”与“平衡”联想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天平上的两个盘子,盘子里的东西都是平衡的,没有偏向任何一方。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平衡和均衡相关的成语,如“平衡自如”、“平衡发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保持学习和玩耍的适均,不可以只顾着玩而忘记学习。2. 初中生:在选择兴趣爱好时,要适均安排时间,既要参加课外活动,也要保证学习。3. 高中生:在备战高考的时候,要适均安排各科的复习时间,不能只重视某一科目而忽略其他科目。4. 大学生:在学习和社交之间要做到适均,既要努力学习,也要积极参加社团活动。5. 成年人:在工作和家庭之间要适均分配时间和精力,既要努力工作,也要关心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