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己
qiān jǐ
  • 拼 音:qiān jǐ
  • 注 音:ㄑㄧㄢ ㄐ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克己,自谦。 晋 陆机 《辨亡论》下:“谦己以安百姓,敦惠以致人和。”

  • 基本含义
    指谦虚谦让,不自高自大,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 详细解释
    谦己是由“谦”和“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谦指谦虚,谦让;己指自己。谦虚是一种美德,它使人保持谦逊、谦让的态度,不自大、不自负。谦己也意味着能够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成就,并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保持客观的认识。
  • 使用场景
    谦己这个成语可以用于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谦逊,也可以用于自我反省和自我提醒。在与他人交往、工作、学习等场合,谦己的态度能够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合作与发展。
  • 故事起源
    谦己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论语》中的一则对话。孔子曾经问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贡回答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表示赞同,并称赞子贡的回答非常好,因为这个原则能够使人保持谦虚的态度,谦让他人。
  • 成语结构
    谦己的成语结构是“谦 + 己”,其中“谦”是形容词,表示谦虚;“己”是代词,表示自己。
  •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总是谦己谨慎,不会过于自信。2. 在团队合作中,谦己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促进团队的协作和发展。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谦己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谦虚地低下了自己的头,表示他对自己的能力和成就保持谦逊的态度。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谦虚、谦让相关的成语,如“谦虚谨慎”、“谦和有礼”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会谦己地向老师请教问题。2. 初中生:我们应该谦己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3. 高中生:成功的人都能够谦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