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皆史
liù jīng jiē shǐ
  • 拼 音:liù jīng jiē shǐ
  • 注 音:ㄌㄧㄨˋ ㄐㄧㄥ ㄐㄧㄝ ㄕ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皆为 中国 古代史书的一种主张。首倡于 元 郝经 , 清 袁枚 亦主此说,至 章学诚 才系统地提出这一主张。他认为六经乃 夏 、 商 、 周 典章政教的历史记录,并非圣人为垂教立言而作。他提出了“六经皆史”、“六经皆器”的命题,反对“离器言道”。 龚自珍 、 章炳麟 亦倡此说。参阅 章学诚 《文史通义》中的《易教》、《经解》,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二》,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经》。

  • 基本含义
    指人学问渊博,涉猎广泛,对各种知识都有所了解。
  • 详细解释
    六经指的是儒家经典《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周易》、《春秋》。皆史指的是史书,包括《史记》、《汉书》等。六经皆史表示对儒家经典和历史书籍都有所涉猎,学问渊博。
  •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广博,知识面广泛。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各种领域都有所了解,具备全面的知识。
  • 故事起源
    六经皆史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朱权的《朱子语类》中。这个成语的意义来源于儒家经典和历史书籍的重要性。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历史书籍记录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迁。因此,六经皆史成为形容人学识渊博的成语。
  • 成语结构
    六经皆史是由“六经”和“皆史”两个词语组成的,其中“六经”指儒家经典, “皆史”指历史书籍。
  • 例句
    1. 他的学问非常广博,可以说是六经皆史。2. 这位教授是一位六经皆史的学者,对各个学科都有所涉猎。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六经”和“皆史”两个词语进行联想记忆。可以想象自己正在学习儒家经典和历史书籍,将这些知识都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面的学问。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儒家经典和历史书籍,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也可以学习其他成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个六经皆史的学者,可以了解很多有趣的知识。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成为六经皆史的人才。3. 高中生:我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成为一个六经皆史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4. 大学生:我正在努力学习各个学科,希望将来成为一个六经皆史的学者。5. 成年人:虽然我已经工作多年,但我仍然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六经皆史的人,不断学习和成长。